第119章

  安荞从前没有关注过她。
  不知道这件事有没有让这位大网红掉了粉丝,但她可以肯定,这件事对于孙熙的负面影响已经降到了最低。
  甚至孙熙的评论区,还有岔开话题夸他长得帅的。
  让那小子看到了,一定得意坏了。
  她满意地放下手机,心情好了,胃口也大了。在苏德慈祥的目光下,她又多喝了一碗“奶茶粥”。
  第65章 出事了
  这场大雨下得比天气预报说得还久。
  一连好些日子都是一醒来就听见了雨声,村里的路已经被雨水、泥土和牛马粪便的混合物一层层盖住,不穿上长长的雨靴,脚都没法踩上去。
  草滩上里盘旋的小河套也进化成了江水滚滚的汹涌河流,把周围一圈的草都滋养得长过了膝盖。
  不怕雨的牲口们尽兴地吃了几天,膘也养了起来。
  平常时间的客人不算太多,村里家家户户看着大雨,也没什么做生意的念头。但周末的生意可不能放弃了,无论是合作社还是孙建发家,每个马倌人手一套雨衣,冒着大雨做了两天生意。
  没想到,到了新的一周,这雨还没有停下的意思。
  周初的那几天,孙建发压根没把马从山上赶下来。他当时和安荞同时开工制作的马鞍,安荞那个粗制滥造的早就做完了,而他新做成的这个才将将完工。
  趁着一天下午难得有点太阳,他拿着油在太阳底下给皮革上上下下刷了一遍。
  完工之后,他叫上安荞和李伟,一起开车去了镇上。
  马具店的杨老板正在店里,看见孙建发新搬来的马鞍,全方面欣赏了一番,随即搬出了架子放在了临街的展示窗边。
  孙建发在窗边给自己的鞍子又拍了一圈照片,一个不经意的抬眼,看见一辆熟悉的车从街道上飞驰而过,朝着出镇的公路奔去,差点冲了即将切换的红灯。
  杨老板也瞧见了,问道:“那是兽医的车吧?”
  孙建发笑叹:“不知道谁家的牲口又遭罪了。”
  两位老友一段时间没见上面,从兽医聊到牲口,又聊到马,似乎又谈不完的话题。
  李伟这是第一次来到专业的马具店,趁着孙师傅和杨老板聊天,他在店里一圈圈转下来,手上的摄影机就没停过,整家店面每个角落都拍了个尽兴。
  安荞看他总算停了机,才问道:“之前让你剪的视频,完成了吗?”
  上次给了他一周的时间,一转眼七天已经过去。除了中途有几个李伟处理不好的转场她帮过一点忙之外,别的进度,她也没什么了解。
  李伟用手机给她看剪辑出来的小样。
  视频的一开始,与《驯鹰人》一样,是一段环境的交代。在漫漫草地上,游走着一些散养的马匹。头顶灿灿的阳光将黑马身上的皮毛照射出细碎的光泽,与远处河套上的光芒一同营造出浪漫自由的光影。
  而渐渐传来的马蹄声和人的身影闯入了镜头。
  孙建发牵着一匹马,出现在了画面之中。
  马上坐着客人,马前走着他。一条绳子松松垮垮地成为了他和马的链接,他走得稳极了,每一脚落地,都像在草原上扎了一串根。
  人和马都没有在画面里停留,从入画到出画,没有一句台词。直到画面中再也看不到任何的人影,只有散养的马匹和河流依然在太阳下闪着光,在屏幕的左侧才出现了标题的字幕——
  养马人
  短短的一段开口,画面之精致,构思之巧妙,已经完全够得上参赛的水平。
  安荞鼓励地看了他一眼,在继续看下去。
  其实影片整体的结构和他之前所描述的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他的蒙太奇用得很好,的确如所说的,将不同时间段所拍摄的素材剪辑出了同一天的感觉。但在这记录人物状态的基础上,他将新的一条线穿插进了单调叙事之中。
  他不仅拍孙建发,还拍摄着孙建发的马,土豆。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要辨别不同的马匹是困难的。但李伟巧妙地利用了孙建发每一次呼唤土豆时的人声,使用声音的蒙太奇制作了转场,让叙事的链接自然而有了逻辑。
  当然,整部片子里也少不了安荞的身影。
  从来都是拍摄者的安荞第一次在纪录片里看到自己。李伟镜头中的自己,与坝上独特的旷野自由的气质融为了一体。除了还没有被风沙完全沧桑化的脸,当她坐在马背上,任凭谁都会认为,她就是草原生养出的女儿。
  片子不长。
  在孙建发和杨老板随心所欲的畅谈之中,安荞已经看完了一遍。
  看到最后的她,表情不似最初的轻松,反倒多了几分凝重。这种凝重让李伟的两只手紧张地握在了一起,小心地观察着她的每一个表情。
  安荞把手机还给他,拍了拍他的肩。
  李伟战战兢兢开口:“师姐?”
  一口长气从安荞口中叹出,李伟更是紧张地结巴了:“师,师姐,怎么了?”
  他仔细盯着安荞的嘴巴,最终听她说出了一句。
  “小伟,你这才华,太让人嫉妒了!”
  连羡慕都不说了,妥妥的嫉妒。
  这哪是刚上大学的本科生的水平,除了拍摄时候的一点小毛病之外,李伟在选材和后期工作上的才华,完全可以弥补了任何的瑕疵,成片的水准直逼业内,再修饰一下,请个优秀点的配音老师,完全可以去参加国外的电影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