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只是听这话的意思,王守仁能收自己为弟子,还有二房渊源在里头。
  “伯娘,老师收侄儿为弟子,可是伯娘请托了先生?”沈瑞问道。
  徐氏摇头道:“不是我,是你大伯。王侍郎与你大伯是好友,是你大伯听说王伯安避居松江禅院,托了王侍郎,想要王伯安教导你一二。当时并未提及拜师收学生上。王伯安后来能收你做学生,还是因看重你资质的缘故。”
  沈瑞一愣,讪讪道:“侄儿以为是六族兄……”
  徐氏点点头道:“理哥确实也托了王伯安,只是王家小子惫懒,若不是王侍郎压着,怕也不耐心仔细教你。”
  那岂不是说,三年前二房就开始关注他,只是不知因何缘故,没有露面。
  这人情岂是好欠的?三年前他不过一九岁稚子,又素有顽劣之名。
  徐氏说没有提及拜师一事,可只要有了师生之实,即便不能列入门墙,以后按理也应视王守仁为先生,奉王华为师祖,状元徒孙这光环,就可以借光。
  即便王华在朝中被诸公压制,不得入内阁,可对于沈瑞这个年纪来说,影响都不大。
  那些大学士都是花甲古稀年纪,等沈瑞长大后入朝,他们也都换的差不多。
  等到了那时,王华能入阁是好事,不能入朝也有满朝门生故旧,可以为关系网。可中间差了一辈,关系毕竟远些;而王守仁这个老师,又因早年锋芒外漏,为人为忌,实际上对于沈瑞在助力或许没有那么大。
  因此,徐氏才说不知道当年请王守仁帮忙教导沈瑞到底是对是错。
  除非不走科举仕途,否则师生关系,在仕途上亦是亲族之外的最大臂助。
  不过瞧着沈瑞如今模样稳稳重重,一手好字也拿得出手,可见这拜见拜的还是好的。至于沈瑞早年顽劣之类的话,徐氏则是压根不相信,孙氏是个明白人,怎么可能将儿子教成不懂事的混小子。
  待拜帖于了,徐氏拿住一张礼单,递给沈瑞:“你初次上师门拜会,总不好空手,伯娘就越俎代庖,帮瑞哥预备,瑞哥看看是否需要添减。”
  “劳烦伯娘破费……”徐氏准备的这般周全,沈瑞真有些不好意思。
  既早知进京后要拜会王家,沈瑞自然也有准备。只是他预备的那些东西,同徐氏预备的这些相比,则显得过于寒酸,拿不出手。
  倒不是沈瑞吝啬,实是以他的年岁与身份,能卖到的东西有限。
  只是这礼单上除了文玩雅物,怎还有绫罗绸缎等一应女子用品,还有成对的陈设摆件之类?
  沈瑞看着看着,瞪大眼睛,道:“伯娘,老师他……续娶了?”
  怎么在之前的信中,没提过王守仁提及此事?还是他觉得除了学问功课,朝政报复,这等家事私事不愿与学生提起?
  只是身为弟子,要是老师真续娶,沈瑞身为弟子,还正应为老师预备一份新婚贺礼。
  徐氏笑着摇头道:“不是你老师续娶,是王侍郎今春娶了继室。”
  沈瑞默默,王伯安都将而立之年,王华年岁听说在五旬开外,这个年纪娶继室……还真是一枝梨花压海棠。
  不过五十多岁的鳏夫,又是侍郎官,续娶正常,不续娶才不正常。
  “侍郎府那边人口也简单,除了你师祖与新进门的师祖母外,还有你老师与他上一任继母所出的一个妹子,其他人都不必理会。”说到这里,又想起自家,徐氏便道:“咱们家人口也不多,你大伯与我早年为了求子抬举过几个侍妾姨娘,到底未能如愿,后来便也绝了念想。那几个侍妾通房,便也让他大伯遣嫁;你二伯那里,除了你二伯母,还有两妾室,都是良家子出身,一个是玉姐生母,还有一个虽没有开怀,这几年也颇得你二伯看重,不过妾就是妾,上不得台面,也没资格凑到你跟前,心里晓得就行了,无需理会;你三叔那里,因他身子骨不好,打小都是叫他修身养性、清淡着过来,除了你三婶,并未另纳内宠……”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万象更新(二)
  书房里,大老爷便要考校众人功课,让他们将各自读书或琴棋书画上拿手的说一说。昨日见礼时,虽也提及此事,到底来不及细说。
  沈家乃书香之族,翰墨之家,子弟人品是首要不假,可这资质也很重要。品性再佳,要是在科举上不开窍,成就也有限;相对,读书资质再好,人品有瑕疵,以后到底如何也不好说。
  科举仕途,固然能一跃冲天,飞黄腾达,可也能零落成泥,家败人散。
  要是心志不坚着,与其宦海沉浮,还不如做个太平乡绅。
  旁人还罢,沈全简直要无地自容,下巴垂到胸前,自己转年就十八,连院试都没有过,还好意思提什么拿手不拿手;沈珠虽跃跃欲试,可又怕自己先出头,显得轻浮急躁,只不时地盯着沈全。
  沈琴则想着徐氏单独留下沈瑞,还有三老爷、三太太对沈瑞的热络,颇有另眼相待之意,到底有些不死心,小声道:“大伯,珠哥善字画,三岁起随八房老太爷学字画,上月里又拜了祝先生做老师
  “哦?”大老爷听了,看着元宵一般身材的沈宝,颇为意外。
  倒不是以貌取人,实是沈宝看上去老老实实模样,敦厚有余,不像是个有灵气的。
  “老太爷早年曾名扬士林,如今有了传人,宝哥当要让大伯见识一番。”大老爷想起八房老太爷,摸着胡子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