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商千金_分卷阅读_36

  “可阿瑶,你学得过来么?”
  胡九龄这话没别的意思,只有一位慈父对爱女学业压力过重的纯纯担忧。
  可这话传到阿瑶耳中,不啻于在她火热的心头浇上一盆冷水。撇嘴,她幽怨道:“阿爹不相信女儿?”
  “怎么可能,只是你从小就不怎么爱看书……”
  这番话勾起了阿瑶前世记忆,阿爹没出事前,她的确不思进取。别家姑娘五六岁便如书院开蒙,而她在院里瞎跑;再稍微大点,别家姑娘开始学女红针黹,佼佼者如沈墨慈甚至已经在晋江边支棚施粥、积攒名声,而那时她依旧懒散地窝在后宅,对着阿爹请来的女师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闷了便去胡家各处别院小住。
  直到阿爹意外过世,胡家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束手无策之际她才有所明悟。先前她过分依赖阿爹,待头顶遮风挡雨的大树被雷劈倒,失去庇护的她变得一无是处。
  这便是她与沈墨慈的差别。
  而这差并未随着重生而消弭,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为人处世之道,这许许多多事都需要费工夫去学习、去揣摩。头十三年在她肆意玩乐时,沈墨慈却日夜勤奋不辍,许多方面早已将她遥遥甩下。
  稍稍让她心安的,便是前世最后三年为解闷看得那些书,平白多出三年她总能追回来些。
  可华首寺之事却推翻了她的想法,从墨大儒当时的惊喜反应来看,沈墨慈所说方程必是先前从未听过的奇思妙想。虽然最后被她破了,但没人比她更清楚,自己是在多偶然的机会下,误打误撞才解题。
  这次算她运气好,可下次呢?当运气不站在她这边,到时她又该如何自处?
  重生后这个问题一直盘桓在她心里,思来想去只有一种法子。只要她摆脱惫懒,把该懂的学起来,自身足够强大,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可有些事说起来容易,真到做起来才发现有多难。没入书院前她焦虑于墨大儒之事,每日天蒙蒙亮便起床苦读。在阿爹惊讶的目光中,凭着一口气她坚持了有将近一旬。可当入书院首日,发现来的是空海大师后,松口气的她第二日便赖在床上起不来了。
  刚重生时她还满腔冲劲,可回到熟悉的环境大半个月,被阿爹宠着,渐渐地她再次恢复过往十三年悠闲度日的状态,斗志更是被磨个七七八八。
  心下挣扎时,上天却送来这么好的机会。
  “有这么好的两位师傅,女儿若再不认真学,岂不是要被全天下人戳脊梁骨。”既然自己没动力,就借外界施加点压力。
  阿瑶无奈地想着,又道:“今日只是青城百姓聚在门前,女儿便吓得不行。大夏百姓千千万,那么多人一起嘲笑,光想想女儿就怕得不行,肯定会认真学。”
  这番话虽有些夸张,但配着她甜糯的声音,还有瞪到圆溜溜的眼睛,别有一番天真娇憨。
  左右两位老者脸上皆泛起笑意。站在她旁边,玄衣少年低语,“傻丫头。”
  众人沉浸在愉悦的气氛中,只有胡九龄急得不行,“刚阿爹就觉得自己忘了什么,今早乌泱泱一片人聚在门前,不还是那沈家姑娘搞得鬼。那姑娘随了沈金山,浑身上下都是心眼。阿瑶若是真拜到墨大儒名下,成了她同门师妹,日后只怕多长三个心眼都不够用的。”
  说完他朝左边作揖,“胡某心急之下提及大儒爱徒,若有不妥还望您别往心里去。”
  同门师妹……咂摸着这四个字,以后见面要恭敬地称呼沈墨慈为师姐……单想想她便觉得难受。可再往深处考量,前世沈墨慈那些出身不俗的师兄,日后也会成为她的师兄。用一个恶心的称呼换来如此多的好处,好像也不是无法忍受。
  想明白后她同样朝左侧看去,这会墨大儒神色有些僵硬。
  “此事的确是老朽……思虑不周。”
  想到太上皇曾经的知遇之恩,墨大儒到嘴边的“迫于无奈”咽下去,然后将事情揽到自己身上。不过他绝非鲁莽之人,昨日应承平王时,他心下已思虑周全。
  “不过……”
  “墨大儒不必如此,阿瑶生性愚钝,您肯纡尊降贵收我为徒,这已经是天大的荣幸。至于沈家姑娘,一来方才在府门前您已经说过公道话;二来一样米养百样人,同样读圣贤书的,有人为翩翩君子、治世能臣、但仍不乏有人成为奸佞小人、衣冠禽-兽,难不成这等不同还能怪到书头上。圣贤书如此,传授圣贤书的夫子更是如此。”
  搜肠刮肚终于将意思表达清楚,阿瑶趁热打铁,拱手左右作揖,她尽量让自己神情便得郑重,“空海大师、墨大儒,若你们不嫌弃,阿瑶愿同时拜你们为师。”
  空海大师自是乐见其成,目光看向后面冷脸的玄衣少年,他只觉悬在心头的大石落了地。
  墨大儒此刻更多地则是感慨。
  “一样米养百样人,这话说得没错。”
  半生沉浮于名利场,除去沈墨慈外,他还有很多同样抹不开脸面收下的徒弟。其中虽不乏少年英才,但更多地则是斗鸡走狗的纨绔之辈,这些人平日没少作奸犯科。
  这两日解开阿淑谜题、幡然醒悟后,他最后悔的便是此事。年富力强之时,他非但没有沉下心来做学问,反倒做了这些蛀虫的庇护伞。
  后悔之情排山倒海般袭来,日夜噬咬着他的心。而如今胡家姑娘这番话,却让他再度豁然开朗。同一师傅传授同样课业,为何有人成了少年英才,有人却变成纨绔子弟?虽然悔恨之心尚不能完全消弭,但他却已明悟,自己不该再纠结于这等无干之事。
  心下对阿瑶多了三分感激,定定神,再次开口时,他却是看向胡九龄。
  “胡老爷一片慈爱之心,老朽又怎会责怪。也怪老朽没有说清楚,有些事胡老爷委实不必担忧。欲收胡家姑娘为徒的,乃是老朽发妻。只是她三年前已亡故,有些东西需得由老朽代为传授,名义上胡姑娘与沈姑娘并无丝毫关系。”
  原来是这样,胡九龄长舒一口气。
  还有这等好事?她已经做好了喊沈墨慈师姐的心理准备,听完此言心理压力骤减,连带着整张小脸都明亮起来。
  心头大患解决,阿瑶拜师之事终于敲定。
  胡九龄也彻底转变态度,对着爱女两位份量不轻的师傅,他做足了为人父应有的尊敬姿态。命令丫鬟重新换上茶点,坐在下首他陪两人聊起来。经商之人,察言观色早已成为本能,加之他这些年走南闯北见识不俗,两相结合这会与二位老者攀谈起来,他竟丝毫不落下风。
  片刻前尚还惨兮兮的三剑客这会越聊越投机,在靠门比较近的地方坐下,余光撇着双眸晶亮的小丫头,陆景渊拧眉。
  刚开始他先入为主,认为那丫头在书院针对沈墨慈,不过是因对宋钦文的爱慕和占有欲而生的嫉妒之心。可几番试探下来,无论是书院肚兜、还是山路上的攀谈,她对宋钦文好像并没有前世他所见那般上心。
  若真如此,她为何这般针对沈墨慈?
  心下某个念头一闪而过,快到他完全抓不住。可他有预感,那便是事实真相。
  几次试图回忆都想不起来,他也就暂且搁下此事。那丫头对宋钦文的感情不够深,知道这点对他来说已经足够。想到这他唇角微微勾起,凝神倾听胡九龄说着阿瑶童年趣事。
  随着他的说辞,他脑海中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扎着两个小啾啾的胖娃娃抱着等身高的兔子布娃娃,迈着小短腿跑在九曲回廊的木桥上。因为跑得太急她摔倒,圆滚滚的身子与布娃娃滚作一团。
  呆丫头,真是从小就呆。心下腹诽,他周身气质逐渐趋于平和。
  厅堂内气氛一派和乐融融,没多久就连宋氏也强撑着赶过来。
  昨日拜佛时她受了点风,清早起来有些头晕,加之多年体虚,听闻杨氏母女来闹,极力抹黑阿瑶名声,不解、气愤、忧虑等种种不良情绪齐齐涌上心头,她直接晕了过去。待她醒来后,回想下被一贯信任之人怨恨、拖后腿时五内俱焚之感,终于体会到阿瑶第一日从书院回来、诉说所受委屈而被她质疑时是怎样的感觉。
  感同身受之下她终于大彻大悟,弥补之心空前强烈,不顾身体虚弱她叫来下人问明白府外之事。
  得知风波已过,庆幸之余她又有些遗憾。在阿瑶需要她的时候,她又一次没出现在她身边,她简直枉为人母。
  “伺候我梳妆、更衣。”
  强撑着起身,用脂粉调整成正常的脸色,换上逢年过节才穿的隆重衣裳,她由下人搀扶着进了前院。
  当年能被胡家选中娶进门,宋氏也并非一无是处。宋家百年来耕读传家,对于读书人的礼节和喜好,知晓得比胡九龄更详尽。
  在阿瑶惊讶的目光中,她咽下心中微微泛起的苦涩,坐在胡九龄下首听他与两位老者攀谈。
  边听她便思量,阿瑶受了这般大委屈,她这做娘的怎么也得想办法弥补下。可该做的不该做的,老爷都做得差不多,一时间她还真是有些无从下手。
  心下焦急,面上依旧维持着得体的笑容,间或用眼神手势吩咐下人端茶倒水。就这样日头逐渐偏西,正当她准备告退下去准备晚膳时,正好听他们说道拜师吉日。
  突然间她眼前灵光一闪。外面那些人不都在传阿瑶如何不好,就连娘家嫂子和外甥女也上门闹事、往她身上泼脏水?
  眼见伤人不成便灰溜溜脚底抹油,躲两天等风头过去,出来再继续过安生日子?天底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天地君亲师,师徒情分还要排在双亲之上。空海大师与墨大儒皆是名满天下之人,你们肯收阿瑶是我胡家的造化,这拜师礼无论如何都不能寒酸了。依我这妇人短见,咱们得风光大办,最起码得摆三天流水席。”
  她就是要将此事弄得人尽皆知,让始作俑者好生瞧着阿瑶风光,也让他们多被人戳几天脊梁骨!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重点:
  1、小侯爷开始怀疑了(加重点);
  2、两个师傅窝萌都要,但沈墨慈也不会是师姐(你们怎么能不相信我呢?这等恶心人的事我会虐亲闺女嘛!);
  3、宋氏觉醒了,不要小瞧包子,越是软弱的人觉醒后的反抗越会排山倒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