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讲演开始!

  第三百五十三章讲演开始!
  “华夏千年传承,最重要的莫过于——德行!我记得朱老总在延安跟我说过一句印象最深的话就是‘人无信不立’,作为有着数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能够理直气壮的说出来,我们中国人最美的是什么?是心。”
  一位脸色红润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讲演台上滔滔不绝,激情四溢。这个人便是当年朱老总的同窗俪丰台。
  “当年小米加步枪艰难困苦的抗日生涯,我们的伟大的首长也是带着人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了过来,没有所谓的困难,在真正的实践者面前,所有的困难都是用来击垮的。抗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色彩浓重的一笔,没有人能够忘记这段历史,他们不仁,我们却不能不义。作为胜利者,这段历史也将由我们改写。我们华夏民族之所以能够千百年传承不息,就是因为我们的德行,仁、善、德、忍、慈,缺一不可。今天我们所谈论的话题就是围绕着中国近代的历史与发展以及华夏的精神。今天有幸请来了闻名天下的俪丰台俪教授以及文学界的泰斗曾广源来为我们做这堂讲演。当然,鄙人不才,有幸能与二位学术界的泰山同台讲演,万分荣幸。”
  现任的北大副校长杨怀仁微笑着说道,颇有几分老怀开胃的味道。
  在他的身边,有着两个人,一左一右分别是曾广源与俪丰台教授。两人的学术知识都曾受到过当年毛公的赞赏,实属是老一派学者的荣幸。
  “大家好,曾某今日能够来到这里给诸多学子讲上一堂中国的近代论,实乃荣幸之至。跟丰台兄也是首次聚于北大,同台献艺。曾某不才,被杨校长邀请至此,跟大家也算是能有了这一场半日师生之缘。”
  曾广源的脸部微微有些凹凸,说不上瘦骨嶙峋,但是身体却也像是只包了一层薄皮,给人的感觉就是精瘦之中带着一丝冷寂,说起话来,一丝不苟,严谨而充满着肃然的味道,声音尖锐,两只眼睛更是深陷其中,颧骨颇高,让人有种看见晚清太监的错觉。
  “正如光源兄所言,鄙人不是第一次来到北大,但是跟光源兄却是头一次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呵呵,希望今天也能够畅所欲言,所谓讲演,讲演,便是边讲边演,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今天就是一个大舞台,谁都可以尽情地发挥。”
  俪丰台是一个稍微有着一点肥胖的老者,也是满头须发皆白,一身黑灰色的老式棉布长袍,看起来和蔼可亲的样子,至少卖相看上去要远比曾广源要好的多。
  两人的话音落下,整个礼堂之中都是爆发出一阵宛若雷鸣般的掌声。喝彩不断。
  杨怀仁挥挥手,示意下面的学生安静下来。
  “今天既然是以中国的近代史为主题,那么必不可免的就逃谈到很多敏感的话题。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中国的近一百年,是纵观整个华夏上下五千年最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跌宕起伏的比之小说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东道主,今天就中国百年的发展论,我首先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中国近代之所以会发生如此之大的动乱,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主要的还是自清朝延续而下的闭关锁国,才使得世界各国飞速发展的同时,完全将自己呈现出一种封闭的态势,这才是所谓的神州第一大邦堕落的主要原因。昔日的大唐为何会成为整个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帝国?就是因为盛唐时期大力发展,几乎跟世界各地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交易,取长补短,吸纳外来的文化,将自身的东西与之融合、发展,才会有了当年的鼎盛之极的大唐盛世。”
  “而清朝的没落也就是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人们翻身做主人,打倒地主,打倒官僚主义。但是我们的发展终究还是慢了一步,也就是说我们觉醒的速度终究还是有些太晚了,以至于有了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但是,我们中华民族是强大的,是不可打败的。哪怕是那当年那么困苦恶劣的环境之下,仍旧是一步步踏着艰辛挺了过来。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大多都是吃过糠喝过西的人,中国能够在抗日战争之中打败日本*,最重要的是什么?谁能告诉我?”
  一个年轻的大学生举手站了起来,面色严肃的说道:
  “是毅力,是不屈不挠的精神。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顽强不息的精神。”
  曾广源点了点头,操着尖锐的嗓音说道:
  “对,却也不对。中国人的精神是顽强不屈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信念!跟精神相比,信念是精神的升华。信念信念,顾名思义,就是让精神成为一种甚至能够左右人思维与行为的念想,有了这份念想,才会在心中形成一个不屈的信念,不败的信念!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导,在地震之后房屋倒塌,一个母亲为了救下自己怀中还未脱离襁褓的婴儿,用身体支撑了三天一夜,而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获救。是什么支撑她在滴水未进,茶米未食的情况下死死地坚持了近九十个小时?是信念,是作为一个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活下去的信念!”
  “战争,也正是如此,不屈的精神固然重要,意志更是不可欠缺,但最重要的终究还是信念。战败便要家破人亡的信念,战败便要妻离子散的信念,战败便要生生世世沦为奴隶的信念,所在这我们这些老一辈的革命者心中,才会有了一股必胜的信念,支撑了数十年,才迎来了今天的新中国!我的老师李鸿章曾经教诲于我:‘信念乃一切有生动力之源泉!’。”
  “曾教授,我想问一下,您认为我们抗日战争之中,这八年抗战,最重要的是什么?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之所以能够赢得这场心酸到骨子里的战事,我们应该记得些什么,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训与启发。”
  一个北大的男生问道。
  “这个问题问的不错。孟子曾经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跟《左传》之中的‘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大抵都是一个意思,也就是告诫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的教训。很多人,不仅如此,就连很多国家都是如此,贪图安逸享乐,奢靡成风,最后使得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随之沦丧。也是常有的事情。清王朝的倾覆陨落就是最好的例子。其中的内情当然也非三言两语能够说的清楚。”
  “但是很多人偏偏不会记住这一点,在他们看来,胜利后的安逸与享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殊不知越王勾践为了一朝崛起能够卧薪尝胆十余载,其中的辛酸,才是真正的不足为外人道。”
  “抗日战争,能够胜利不外乎是群众的支持与共产党的团结,顽强战斗。军民一心,才是胜利的最关键所在。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你们,永远都不会知道一粒米,一滴油有多珍贵。想当年爬雪山过草地,就连我们最伟大的领袖也毫不例外的要去吃草根,啃树皮度日。但是现在的人,或许认为那仅仅只是教科书中的样板,给我们警戒的晨钟,永远不会再重现于现代。但是你们错了,只有铭记当年的苦与累,血与汗,才能过好‘明天’。殊不知当若真有一日,大战再次爆发,你们才知道后悔,才知道向往当初的美好生活,却是已经为时已晚。叹息伶仃,也只能是自己作茧自缚的结果而已。怨不得他人分毫。”
  “居安思危,不仅仅是一句在你们看来无关痛痒的口号。*****曾经说过吃水不往挖井人。当年的历史我们要铭记,要怀着一股感恩的念头。最重要的,还是吃苦的忍耐不能丢,吃苦的精神不能灭。”
  曾广源的话响彻在偌大的礼堂之中,如同钟磬梵音,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看来,老家伙们是在告诫着这些后辈不要太过放肆啊。居安思危谁都能想到,但是想要彻底的让这群太子党安静下来,不下猛料是不行的。就凭这个老学究几句口号可是万万喊不起来的。”
  林韵淡淡的摇着头,一脸无奈的说道。京城这群太子党蹦跶的貌似太欢乐,有些人甚至已经威胁到了大局的变动与升迁,外表看似虽然都是小辈之间的小打小闹,但是其中不乏大人的指点跟挑唆,借花献佛,指桑乱槐的事情,是常有的。
  “当年留下来的延安精神,又有几个能够记得住?除了争权夺利,除了骄-奢-
  淫-逸,谁能够想到,今天的万里江山,是他们的老子,或者他们老子的老子用生命跟鲜血换来的?”
  叶河图一脸讽刺的说道,今天的太子党,今天的共青团,包括所有的海归派,又有谁会去想念,当年的血溅江山万里红的鏖战呢?在他们权利争霸的背后,恐怕还没有自己身边这个与世无争的女人看得清楚。陈惊蛰如此,赵师道又何曾逃过了这个利益的漩涡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