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付钱取药

  终于收到姐姐发过来的出院记录了。我将图片调到最最适当的大小后,才走进门诊室。待到邢海燕看好了一个病人还没看下一个病人间的空隙,我才将出院记录拿出示给她看。邢海燕一边看一边让我将父亲叫过来。
  等父亲坐下之后,邢海燕才开口说道:“你的病情我已经有了个大致的了解。现在,我先开一期(五天)药。待你们将胃镜检查报告拿过之后,我再视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你的意思是,这次的药方不太有针对性?”站在一旁的我有些不放心地问。
  “也不能这么说,应该说等胃镜检查的结果出来后,才能更有针对性。”邢海燕一边微笑着解释,一边动笔开起药方来。
  “那这次的药对我爸有没有效果?”我试探着问。
  “你放心,这药方对老人家只会有好处,绝不会有害处!”邢海燕非常肯定地回答。
  闻言,我和父亲皆放下心来。
  拿到药方之后,我和姐夫就搀扶着父亲下到了二楼。因为,拿药是在二楼。先安排父亲坐下,然后让姐夫在一旁看着。而我,则前去抓药。先是划价,总共一千多元,我没带这么多现金,好在可以直接刷卡。之后,我就凭着收据和处方到中药处取药。
  人生地不熟的,起初还走错了地方。工作人员查看了收据后,就收走了药方,并提醒我在等候区等待一会儿。抓中药跟取西药可不一样,得对照药方一种一种的精细称取,因此颇为耗费时间。加之,那时取药的可不止我一个。
  在等候的过程中,我逐渐弄清楚了这家医院取药的流程。划价交钱之后,先得凭借收据到收取药方处上交药方,然后工作人员就会紧锣密鼓地按照药方配药。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在等候处的椅子上坐着休息一会儿。待药配齐了之后,工作人员会将其放到取药处。取药处的工作人员则会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逐个叫着名字,让你前去取药。
  等了将近二十分钟,终于听到喊父亲的名字了。我快步走上前。工作人员先让我签个字。然后就跟我介绍起我拿的中药来。说这是药引,这一小袋一小袋,每一袋就是一副。每次煮药的时候,要放一袋药引和一小袋中药。
  “请问,煎药的时候,用什么锅好?”我可是第一次拿中药,因此不得不详加查问,否则回去定然不知道如何熬煮。
  “最好用瓷锅或者是陶锅。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可以用不锈钢或者铝合金锅。但千万要记住,切忌不能用铁锅。”工作人员对于我的第一个问题回答得还算是有耐心。
  “请问,这放的时候,有没有先后顺序。”我接着问。
  “要先放药引,然后再放中药。”这次工作人员只是事论事地回答。
  “请问,每副中药一般要熬多长时间?”我继续问道。
  对于我的纠缠,这位工作人员显得有些不耐,但总算是没有驳我面子。“先将水煮沸,然后放药引蒸煮二十分钟左右,之后倒入中药,再熬三十分钟左右就行了。”
  虽然看她有些不耐,但为了不至于回去手足无措,我还是接着问道:“麻烦问下,这纱布是干什么用的?”
  “你问题怎么这么多?这么多拿药的,就你问题最多!”这位工作人员似乎有些难以忍受了。
  这什么态度?解决病患及其家属的疑惑,似乎是你的职责吧?再唧唧歪歪的,我就要投诉你了!我心中暗骂道。不过,父亲还在等着呢。如果真去投诉的话,那么铁定得浪费不少时间。为了不让父亲遭罪,我不得不陪着笑脸说道:“实在不好意思,我第一次抓中药,很多东西都不懂。还请你帮忙不厌其烦地解释解释!”虽然妥协了,但心中那个不爽啊!哼,你再不识好歹,我定然投诉你!我心下暗暗发狠。
  这位工作人员在我不善的目光中,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态度上的问题,因此没有再抱怨,而是直接回答道:“这是包药引用的。一期药只有一个,因此,每次用完之后,要洗洗干净,以便下次使用。”
  早这么回答不就得了,何必那么多废话!虽然心中叱责,但嘴上还是礼节性地说了声“谢谢”。
  跟父亲和姐夫回合一处的时候,已经快要十一点了。因此,我们决定先吃午饭,然后再去车站。
  姐夫和我(一手拎药,一手搀扶)一左一右搀扶着父亲下到一楼。一到平地,父亲就坚决不让我们再搀扶了。其实,经过一上午的折腾,那时的父亲已经显得很是疲累了。由此,就不难看出父亲那坚忍不拔的毅力。
  出了大门往东,沿着马路一边走一边看,最终我们选了一家快餐式的中式餐厅。我陪父亲坐下,姐夫则前去取菜和饭。都是预先烹制好了的,自己选,一小碟一小碟的,不同的菜不同的价格。选定之后,再根据你所选的饭菜付钱。这次,姐夫依然特定选了份汤——排骨汤。分量不大,但对于父亲来说却刚刚好。也许是饿了的缘故,那一次父亲除了将排骨汤连带排骨全吃了之外,还吃了不少其它饭菜。总之,给我的感觉,那时候的父亲胃口依然不错。
  吃完之后,我们就来到路边,准备叫车回家了。姐夫说,应该到马路对面乘车,这样方向顺。我考虑到父亲的身体因素,坚持就在马路这边乘车。我说,反正车也会自己调转到马路对面去,又何必一定要穿过马路到对面去拦车呢?当我们真的坐上的士之后,才知道,我的想法完全是错误的。据司机说,前方(迈皋桥地铁站)不好左拐,因此得绕一圈才行。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好左拐。反正,后来我特定试验过,其他司机也这样说,也许是统一口径。跟从马路对面相比,在马路这边坐车得多绕五元左右的路程。因此,后来有了经验之后,我一般都是到马路对面去乘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