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重生] 第103节
再这么让外城的流民拉帮结派泾渭分明自然是不行,经此一事后,得尽快想办法让两边流民互相融合。
不论是北疆流民还是其他州府的流民,归根结底,都是北昭的百姓。
两人朝他谢过,这才转身离开了。
叶云亭想着事情都安排的差不多了,只等着申时正去参与公审即可,便唤上了角落里的狼王,准备先回王府一趟。
结果刚跨出衙门的大门,就瞧见李凤歧牵着马等在门口。
瞧见他出来,还笑眯眯的:“听闻方才王妃当了一回破案的青天。”
叶云亭抿唇瞪他一眼,又解释道:“杨不韪心思太歹毒,我怕留着他反而给他逃脱的机会,日后酿成大祸,才兵行险着诈了他。”
半路遇上曹毅仁,确定流民争斗与杨不韪脱不了干系后,他心中就有了计划,暗中命跟着自己的暗卫去寻了李凤歧与叶妄,才迅速安排了后面的一系列事情。
李凤歧现在拿出来说,无非是埋怨他事先没跟他商量,就自己做了决定。
但此事叶云亭觉得自己也不算做错,毕竟时间紧迫,哪有时间坐下来商量?
李凤歧瞧着他一脸理直气壮的模样,幽幽叹了一口气,心里却暗暗发愁,有个主意大胆子也大的王妃,真是叫人操碎了心。
而且他还不敢说,只能笑着拍了拍马背,示意他上马:“王妃捉住了叛徒,乃是大功一件,今日我给王妃当一回马夫。”
叶云亭从善如流地上了马,趁着四下无人,俯身低低道:“那就有劳王爷了。”
温温热热的气息喷洒在侧脸皮肤上,激起一阵细微的痒意。瞧着他的一双眼眸更是比最璀璨的星辰还要亮些,
他这副意气风发的模样,叫李凤歧看迷了眼,总觉得他生来就该是这样的。
于是来时心里那点小小的忧虑便被彻底抛到了脑后去,李凤歧牵着马儿往都督府走去,心想胆子大便大吧,便是捅破了天,也有他撑着。
第115章 冲喜第115天 (补二更)
李凤歧牵着马, 与叶云亭回了都督府。
一路上不少百姓好奇探望,等人走过,忍不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王爷待王妃可真好, 我家那个死鬼连牛都没给我牵过。”这是羡慕的。
“谁说不是,听说如今大小事情都是王妃做主呢。不过这也是王妃有能耐。”
“当真?那王爷岂不是那个……”有人听了后露出个揶揄的笑容,压低声音才将那两字说了出口:“……惧内?”
众人闻言瞧着走远的身影, 想着凶悍如永安王竟也会惧内,就都嘻嘻哈哈笑作一团。
李凤歧自然是不知道他惧内的名声已经在百姓里传开了, 他与叶云亭刚到都督府,就见朱烈姜述等人团团迎了上来,显然是刚听闻了杨不韪的消息,来询问情况的。
“进去再说。”叶云亭下了马,同李凤歧并肩进去。
待进了厅堂, 喝了口茶润嗓, 才道:“诸位想问什么便问吧。”
他之所以回都督府, 也是想着昔日同杨不韪交好的官员将领甚多,如今公审是可以给百姓们一个交代,但这城中诸多官员将领却还不清楚内情, 未免日后留下芥蒂,此事必定要同他们说清楚的。
“杨不韪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朱烈最先开了口, 就在出事之前, 王妃还在和他商议流民的安置问题。
怎么就出去一趟, 杨不韪不仅和殷家勾结,还要杀王妃?
他虽然一直知道杨不韪和王妃之间有些心结,却没想到后头会牵扯出这些事情来。杨不韪是军师,虽然和他们一起上战场的时候不多,但从前形势艰难时, 大家也是过命的交情。
姜述也百思不得其解:“杨不韪怎么会背叛王爷?”
其余将领虽没有开口,但神色也都是疑惑的。和杨不韪相识这么些年,他们怎么也不愿相信杨不韪竟会勾结叛党,背叛北疆。
如此情形倒在意料之中,叶云亭略去了梦中之事,将杨不韪近期的所作所为都说与他们听。
从黑九潜入渭州,再到杨不韪与黑九搭上线,数次密谋都事无巨细地说了出来。
他撒了个小谎,藏起了发现杨不韪生异心的缘由:“暗卫本是注意到潜入的黑九,我不知道黑九潜入的目的,便一直命人暗中盯着,却没想到会发现杨不韪叛变。”
几个将领听完,面面相觑半晌,纷纷叹了口气。
但到底谁也没有开口给杨不韪求情,交情归交情,铁证在前,他们还是拎得清的。
李凤歧见不得几人这副模样,但顾念着这一世杨不韪并没有机会祸害玄甲军,所以几个将领才会顾念旧情,便嫌弃开口赶人:“你们若是还顾念旧情,等申时正便去送一送。”
他倒是没那么好心让人给杨不韪送行,只是杨不韪如今成了阶下囚,心中怨愤必定会不加掩饰地发泄出来,叫几个将领去看看,也能让他们知晓杨不韪的真面目,免得以后心里留个疙瘩。
几个将领闻言,迟疑了一下,还是答应下来。
等几人走了,叶云亭才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一上午都在处理外城之事,又与杨不韪斗智斗勇,他没来及吃午饭,也没有午歇,松懈下来后才觉得疲惫。
李凤歧见状道:“离着申时还有一个时辰,我叫下人摆饭,你吃了再睡会?”
叶云亭思索了一下,却是摇头:“先摆饭吧,午歇便算了,等会儿我去洗把脸。外城的事情还未平息,得尽快拿出章程来才行。”
见他如此,李凤歧只能先命人摆饭。
用过饭后,下人将碗筷撤下去,叶云亭又打了个哈欠,准备去洗把脸。
刚起身就被李凤歧拉住了手,被他拉到靠窗的小榻边按着坐下:“困了便歇一歇。”
说话的人板着一张脸,瞧着十分不高兴。大有叶云亭再不听话,他就要亲自动手的模样。
“……”他只得宽了外裳,在榻上躺下,又仰起头问:“你不睡?”
李凤歧替他掖好被角,将叶云亭常用来记录想法的册子拿过来,道:“我看着你睡。”话落,又忍不住补上一句:“我的精神头,和你云雨个三四回都还足得很,不需要午歇。”
说完别有意味地看着叶云亭,像是等着叶云亭不睡觉,他就好有借口将人压着云雨一番。
叶云亭:“……”
大约已经习惯了李凤歧的厚脸皮,以及在此事上的旺盛需求,叶云亭面无表情地闭上眼,说:“我睡了。”
说完果然再不理会李凤歧。
李凤歧勾唇轻笑,趁机在他额头上轻吻一下,惹得身下的人睫羽轻颤,方才低笑着道:“睡吧,到时辰了我叫你。”
***
守着时辰,李凤歧在申时初将人叫了起来。
大约是耗费的精力太多,这一觉叶云亭睡得很沉,被李凤歧叫起来时,还有些迷迷瞪瞪,眼睛都睁不开。
李凤歧取来外裳,替他穿好。见他还是一脸困顿,又去拧了温帕子给他擦脸:“还想睡?要不你就别去了,我独自去也不妨碍。”
“不行,我得去看看。”叶云亭拍了拍脸颊,睁大眼睛,勉强振作了精神:“走吧,我们一起去。”
李凤歧见状无奈摇头,只能随着他出门。
到了外头,被冷风一吹,那点残存的睡意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两人到了外城的广场时,那里已经人山人海,被来听审的百姓围的水泄不通。
杨不韪以及其他几人都被五花大绑,正跪在中央受所有百姓唾弃。
曹毅仁已经先一步赶到,外城之事是他主理,此时公审自然也交由他,叶云亭与李凤歧在左侧坐下旁听。除了他们之外,与杨不韪有些交情的将领们都来了。
因着二人出现,人群里一阵骚动。
原本面无表情的杨不韪,听到两人的名字,挣扎着转过身来,高声喊道:“王爷!我不服!”
李凤歧神色微冷:“你不服?勾结叛党是你亲口承认,你还要如何狡辩?”
“是,我是勾结了殷氏,但那并非我本意,我那是被逼无奈!”杨不韪目光扫过到场的将领,似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这些年来,我为北疆鞠躬尽瘁,数次同王爷出生入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王爷却因为私心,要让王妃顶替我的位置!”
他历数自叶云亭到北疆后,李凤歧对他的忽视:“王爷处事不公,叫我如何能忍?!若非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排挤打压,我何至于去投奔殷氏?!”
“是以我不服!我是勾结殷氏没错,但那是被逼无奈!用人唯亲乃是大忌,王爷便一点错都没有么?”
杨不韪声嘶力竭,字字泣血。虽然满嘴歪理,但那架势却仿佛自己才是无辜之人一般。
若是李凤歧被他的歪理绕进去,那日后一个用人唯亲的名声就跑不了,甚至连叶云亭的名声也会被连累,抹消他这些日子的心血。
但李凤歧怎可能会让他得逞?
他眼神微冷,安抚地拍了拍欲要开口反驳的叶云亭,起身走向杨不韪:“你觉得本王想让王妃顶替你的位置?”
杨不韪梗着脖子:“难道不是么?王爷处处都在替王妃铺路,而我不过是王妃垫脚石罢了。”他说完,目光恶意地看向其他人:“今日是我,来日就可能是在座的其他人。”
李凤歧却是嗤笑了一声,扫过众人各异的脸色,缓声道:“王妃还未到渭州,便与我里应外合,夺了殷家的金矿;到了渭州之后,逢西煌来犯,为了配合我灭掉西煌的计策,不顾自身安危在城外设法场,又为了安定民心,身先士卒跪了一个日夜,之后才有十万西煌被灭,而城中百姓无性命伤亡;外敌退却,城中却还有流民受雪灾之苦,他又自掏腰包开办制衣坊,收容流民。赶制出来的两批冬衣,都供给军中,却没有收一枚铜板。还有如今这外城建设……桩桩件件都有王妃出力。”
他垂眸看向杨不韪:“你觉得这是挡了你的路?是本王有意让王妃顶替你的位置?”
“王爷又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王妃无官职在身,按道理亦不能从仕,如今所作所为,不都是王爷一力支持?”杨不韪咬紧牙关恨声道。
李凤歧闻言嗤了一声,神色轻蔑:“朱烈,你来说,王妃立下的这些功劳,若是论功行赏,该如何赏?”
不防忽然被点名,朱烈思索了片刻道:“这都是大功,按军中章程,若是普通无品小将,凭借这些功劳,直接提拔做个从三品的都尉也是使得。除了擢升官职,还应有俸禄赏银等若干。”
李凤歧颔首,看向众人:“但王妃立了这些大功,却从无半分奖赏。”
没有擢升,更没有赏银。甚至还倒贴了不少银钱。
“这便是你所说的,挡了你的道?”李凤歧冷眼睥睨,沉声质问:“若是换做你,是不是又可以借口本王赏罚不分,勾结叛党了?”
杨不韪嘴唇颤抖,脸色骤然苍白。
李凤歧所说,他竟无法辩驳。
然而李凤歧却并未就此打住:“你有不臣之心,那本王不论做什么,你都能寻借口背叛。更何况,你若是不满本王所为,尽可以直言,为何却要暗箭杀人,甚至将无辜的流民拖下水?”
他毫不留情地戳破了杨不韪的假面:“这些都不过是你为自己的私心找的借口罢了。”
整个人仿佛被剥开放在烈日下炙烤,杨不韪神色灰败,再无法像之前一般怨天尤人。
在场与他交好的将领,原本听他所言,心中多少有些替他惋惜,觉得杨不韪只是一时钻了牛角尖才走岔了路。可如今听了李凤歧一番话,再琢磨了杨不韪所为,面色就渐渐变了。
王爷说的没错。
若是杨不韪觉得不公,尽可以和王爷理论。王爷历来就不是那等听不得逆耳之言的人,
再则是叛便叛了,可杨不韪的手段却实在下作,为了向殷家投诚,竟然蓄意挑起流民间的争斗,造成如此多的伤亡。他有不平,但流民何辜?
说到底,不过是他自己的私心作祟罢了。
而经王爷提醒,他们才意识到这些日子里,王妃对北疆的付出。
但凡那些事是他们这些人做的,王爷绝不会没有半分奖赏,说到底不过是因着王妃与王爷是一家人,又感情深厚,才会不求封赏,呕心沥血只为北疆为北疆百姓谋福祉罢了。
既然没有封赏,又何来的挡路或者铺路一说。
反而是他们该感激王妃做出的贡献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