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不掺和(快穿)_分卷阅读_31

  林淡尚未道谢,李宪就胸有成竹地说道:“有林将军这样的猛将助阵,又有明德这样的军师辅佐,此战我大魏必胜。话不多说,我们走吧,你且等着我们凯旋。”
  明德是丁牧杰的字,这些日子他尽心尽力为李宪出谋划策,二人已从陌路变成知己好友。
  一行人述完别情,战马便齐齐出发,扬起一片黄沙。沙尘模糊了林淡的背影,也模糊了丁牧杰的双眼。他死死压抑住了内心的恐惧和酸涩,待军队远地再也看不见了才摆手道:“走吧,我们找一处高地观战。”
  一列士兵立刻护送他去附近的高岗。他如今是庄王的军师,且频频想出致胜奇招,故而在军中颇有地位。
  两军在一处平原相遇,各自摆开阵型。严格来说,林家军的人数比莫啸的军队还要多出十几万人,但这十几万人均是步兵,在重骑兵面前根本不够看。但莫啸并未因此而轻视林家军。这些日子以来,他不断从斥候那里得知林淡的战绩与威名,不知不觉竟对她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
  看见林淡那张艳丽到极致,也冷冽到极致的脸庞,他不禁拊掌大笑:“好,这才是我莫啸想象中的对手!”
  林淡巍然不动。
  莫啸也不叫阵,直接便扬起手,“进攻!”
  身穿重甲的匈奴铁骑似一堵墙,沉沉地压过来。站在林家军最前方的一名骑兵忽然举起手里的小旗子挥舞几下,后方的军队就立刻开始变阵,步兵井然有序地跑上前,十人一排,五人一列,错落有致地组成一个个方阵,反把骑兵护在后面。
  骑兵对骑兵才是最优的选择,骑兵对步兵,等同于给敌方送菜。莫啸不知道林家军在搞什么鬼,心中略有迟疑,可这点小小的迟疑,并无法让他对魏国的军队产生惧意。
  马蹄声渐渐逼近,林家军的步兵方阵却依然坚守前方,未曾后退,而他们的骑兵也心安理得地被步兵守护着,未曾想过迎击。
  两百丈、一百五十丈、一百仗,眼看敌军越来越近,林家军却始终没有反应,仿佛在等死一般。这种情况显然不符合常理,其中肯定有诈!莫啸刚想到这里,冲在最前方的匈奴铁骑就猛然陷了下去,后面的铁骑收势不及,纷纷踩踏在他们身上,造成更大的伤亡。
  莫啸定睛一看,这才发现平坦的草原上竟不知何时被林家军挖出一条条壕沟,其上盖着竹网,再铺设一层草皮,远远看去竟发现不了一丝异状。这些壕沟像一张张大嘴,把奔袭而来的匈奴铁骑吞噬干净,直等跑在前面的铁骑把坑填满,后面的铁骑才能过去。
  穿着重甲的士兵和战马行动本就不便,摔倒后根本没有时间爬起来就被同袍的铁蹄踩得粉碎。所幸莫啸为了压阵,并未跑在最前方,否则这下也着了道。此时再要撤退已经来不及了,匈奴士兵只能忽视脚下的同袍,继续往前冲。
  林家军的步兵依然站在原地不动,等匈奴铁骑靠得足够近时才从身后抽出一根拒马竿,斜抱在身前。原本齐齐整整的方阵,忽然就变成了一个个刺猬,根本无法靠近。刹不住马蹄的匈奴骑兵狠狠撞上这些拒马竿,又造成许多伤亡。
  一名魏国士兵一边往后跑,一边挥舞手里的小旗,林家军见此情形立刻变阵。蹲守在最前方的步兵扔掉已经断裂的拒马竿,往后跑去,始终躲在后方的轻骑兵这才奔上前,手里拿着的武器却不是普通的刀枪剑戟,而是一种长达六尺的战镰。他们并未用这些镰刀收割敌军的头颅,而是弯腰俯身,用锋利的刀刃去攻击马蹄。
  匈奴重骑兵从头到尾都裹着甲胄,堪称刀枪不入,就连他们的战马也隐藏在厚厚的铁甲里,除了一双眼睛和四只马蹄,几乎无处下手。而林家军看准的就是这个弱点,一旦伤到马蹄,这些负重上百斤的战马立刻便会倒下,给它们再多的时间也爬不起来。重甲给予它们层层保护的同时也限制了它们的行动能力。
  魏国轻骑兵砍了马蹄就走,十分灵活地穿梭在匈奴重骑兵里,给他们造成成片成片的伤害。往往一匹马摔倒了,后面就会摔倒一群马,伤亡十分惨重。这样的武器,这样的战术,匈奴铁骑当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一下就被打蒙了。
  眼看匈奴铁骑又倒下一批,在人数和战斗力方面已经没有多大优势,林淡率领的五千重骑这才从后方疾驰而出,肆意砍杀。这回,林家军再没有战略战术可言,他们与匈奴人一样,展开了直来直往地杀戮。他们在草原上游荡数月,早已杀红了眼,所过之处势如破竹,竟叫匈奴铁骑丢盔弃甲,难以招架。莫啸被接二连三的变故弄得心神大乱,眼见林淡举着刀朝自己奔来,竟转身便跑。
  他万万没想到,不过数月而已,魏国军队竟产生了这样的变化。他们狠绝、血性、悍勇,远比匈奴铁骑更斗志昂扬。这头家养的、没了牙的病虎,现在已变成一头雄狮,草原上的狼群已远远不是他的对手!
  “撤,快撤!”莫啸声嘶力竭地喊道。开战不到半个时辰,他的七万重骑就被残杀过半,此时再不跑,他的全部身家就要葬送在这里。他虽然是匈奴单于,但很多部落只是表面臣服于他,暗地里却藏有异心。若是他没有足够强大的武力去震慑这些人,来日必定会被他们反噬。
  攻占中原本来是他为了转移这些人的视线而画下的大饼,如今大饼变成毒药,他自然会吐出来。
  林淡怎么可能让他轻易走脱,提着大刀追出去数百里,直追入草原深处才堪堪停下。待她率领的重骑回到战场时,战斗已经结束了,林家军用最小的代价几乎全歼匈奴大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没有莫啸坐镇,其余匈奴军队已不足为惧。林淡率领自己的重骑兵在草原上围剿这些残部,渐渐打出了自己的威名。只要一说林将军来了,匈奴小儿连哭都不敢哭,立刻跑进帐篷里躲起来。若是远远看见她的铁骑驰过,匈奴人便会扔下羊群和帐篷,逃得飞快。往常只有他们劫掠中原人的份儿,何曾被中原人劫掠过?
  林家世世代代镇守边疆,与匈奴人打过无数次交道,匈奴人恨他们入骨,满以为这次能让林家灭族,却没料他家竟又冒出林淡这样一个如狼似虎的狠人,差点反过来把匈奴人给灭了!难道林家果真是匈奴的克星不成?
  莫啸如何仇恨林淡自是不提,但即便如此,他也拿对方毫无办法。论武功,林淡打遍草原无敌手;论血性,林淡只知强攻,不知防守,身上的每一滴血液都透着一股不死不休的狠劲儿,与她为敌就要做好粉身碎骨的准备。
  莫啸两次重组军队,两次都被林淡打得落花流水,竟也怕了她,慢慢退回老家去了。惹不起他总躲得起,干脆递交一纸求和书,与大魏国皇帝化干戈为玉帛,免得林淡杀红了眼,不知哪一天杀到老家,将他彻底给灭了。
  他可是听说了,林淡曾放下狠话,要灭了匈奴为她全家报仇。可恨莫戾手段太狠,已把她逼到绝境,否则他如今也不会被对方弄得这样狼狈。
  第70章 战神16
  站在高岗上观战的丁牧杰心情十分激荡。那陷马坑、拒马竿、长柄战镰、旗语,以及所有的战略战术,都是他制定的,他本该胸有成竹才对。可是,看见自己的战术发生效用,远不及看见林淡在敌阵中冲杀让他来得兴奋。
  他一瞬不瞬地看着她所向披靡的身影,心脏跳动得十分厉害,连血液都止不住地沸腾了。未曾经历过上一世的人,永远无法了解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正是由于今日这一战,魏国彻底被匈奴打趴下,从此陷入动荡和四分五裂。
  后来他辅佐九皇子登基,虽然身居高位,权倾朝野,却始终无法改变魏国越发不堪的现状。每一年,魏国都要向匈奴缴纳数额庞大的岁供,还要送公主去和亲,边疆百姓常常被匈奴屠戮殆尽,也丝毫不敢反抗。
  曾经万国来朝的大魏,已经变成一只苟延残喘的困兽,终有一天会被匈奴人彻底绞杀。丁牧杰死的时候,魏国还在苦苦支撑,尚未被灭,但他早已预见到那样的结局,所以心中难以释怀。重生而来,除了迎娶林菀,拯救林府,其实他还有一个更远大,也更难以实现的愿望,那就是重振国威,救黎民于水火。
  但他又理智地知道,哪怕活了两世,预知很多先机,这个愿望或许穷尽他一生,也只是一个愿望而已。上辈子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也只换来大魏国十几年的太平,这辈子或许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挽救危局。可他万万没料到,只这一战,只这一人,曾经做梦都梦不到的曙光,竟在这烽火连天的边疆缓缓绽开。
  看着大败而逃的匈奴铁骑,看着突飞猛进、势如破竹的魏国军队,丁牧杰已是热泪盈眶,心绪难平。他翻身上马,头一次露出少年人的意气风发,呼和道:“走,我们回去迎接凯旋的同袍!”
  “是!”陪同他观战的士兵也都露出狂喜的表情。
  一行人匆匆回到营地,正好遇见打马而来的英雄们。他们身上的血迹尚未干透,脸上还带着疲惫之色,眼睛却一个比一个明亮。
  “林淡,谢谢你!”丁牧杰抑制不住激动,一下马就朝林淡冲去,然后紧紧将她抱进怀里,用力拍打她的脊背。他的眼眶熬得通红,极想放声大哭,又硬生生忍住了。这场胜利彻底扭转了魏国的命运,不仅他要向林淡道谢,全天下的百姓都要向林淡道谢。
  此时此刻的她,完全不知道自己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又是如何把即将陷入水深火热的黎民拉出了绝望的深渊。若是……若是上辈子,他不曾阻拦她,一切都会变得不同吧?
  这个问题,丁牧杰每想一次,心就会绞痛一次,眼里的酸涩越发浓重。
  不等他完全抒发自己的情绪,一双大手就把他拉开了,李宪调侃道:“军师大人,也给我一个胜利的拥抱如何?若是没有你的计策,我们今日不会胜得如此轻松。军师居功至伟,回去后我必要奏请父皇,为你表功。”
  丁牧杰连忙抱住他,哥俩好一般拍了拍他的肩膀。
  军中之人大多豪放,勾肩搭背实乃寻常,更何况林淡武艺高强,威势甚重,已经无人把她当女人看待,自然也不会觉得她与男人拥抱有哪里奇怪。大家全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需要大肆庆祝一番。
  经此一战,匈奴人已被灭掉一些气焰,短时间内肯定不敢再来招惹魏国。而林家军也通过这场战斗摸清了对付匈奴人的办法,日后加强训练,慢慢改换装备,又有林将军坐镇此处,早晚有一天能组建出一支比匈奴铁骑更强大的军队。届时,他们就不是凭奇招制胜,而是凭真正的实力,他们会彻底把匈奴打趴下!
  胜利,尤其是压倒性的胜利,促使这些军人建立起强大的斗志和自信心。以往,魏国军队只要一听见匈奴铁骑的号角便会心中发憷,不敢应战,但现在,他们热爱战斗,也渴望战斗。
  当然,这种情况仅仅只针对林淡所在的西征军,其他各军依旧很难摆脱匈奴铁骑的阴影。但丁牧杰相信,只要给魏国更多时间,它一定会变得强大起来,有西征军镇守边疆,百姓一定能过上安稳日子。
  但他到底还是低估了魏国政客的自私和愚蠢。不等西征军彻底巩固这次战果,把匈奴残部全击退,远在京城的太子、康王、九皇子等人,就急着来摘桃子了。
  庆功宴刚过去两个月,林淡还忙着在草原上痛击匈奴残部,劫掠更多财物,一张圣旨就已发到军营,言及她身为女子,本不得从军,勒令她立刻退还将军之位,回京请罪,并着重要求她就弑杀生身父亲的行为作出解释。
  她居功至伟,却没能得到半句嘉奖,全篇都是斥责之言,临到最后才稍稍安抚一句,说看在林家满门忠烈的份上,不会太过苛责于她,让她安心回去。庄王身为皇帝的亲儿子,倒是被大大褒奖一番,却也没让他继续担当主帅,而是派遣了一支御林军,特来接他回京,命他赶紧与负责颁发圣旨的康王换防。
  偌大战功就这样被抹平了,反倒叫那些龟缩在京城的闲人坐享其成……
  李宪没听完圣旨就已憋了一肚子火,刚想站起来与康王理论,林淡就伸出一只手,用力摁了摁他的肩膀,无声道:“稍安勿躁。”
  李宪立刻冷静下来,不甘不愿地接了圣旨。丁牧杰和其他将士也都强自按捺,并未与康王起冲突。
  这一次,康王是带着自己的心腹战将来与庄王换防的。林淡的功劳太大,威望太高,只短短五六个月的功夫就已经彻底收拢西征军,闯出了大魏战国军号,其人格魅力无远弗届,真真正正是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是话本子里才存在的传奇人物。在边疆,百姓只知林淡,不知皇帝,闻听林淡过境,远隔数十里就纳头便拜;在军中,将士只知林淡,不知皇帝,皇帝的圣旨,远不及林淡一句号令管用……这样的诛心之语陆续传回京城,刺痛了皇帝的耳朵,他自然不会放任林淡继续留守边疆。
  总之,为了抢夺功劳,康王等人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污蔑林淡,好把她拉下马,换自己的人上去。除了接管西征军,康王的另一个使命就是与匈奴人谈判,尽快签订和平条约,以结束数十年的战乱。这又是一份足以载入史册的政绩,是争夺储君之位的资本。康王急于求成,又怕庄王与自己争抢功劳,当晚就催促他们上路。
  是夜,李宪和丁牧杰在营帐中密谈了半个时辰,这才决定出发。
  林淡早已安坐在马上,静静等着他们,身后是红着眼眶的林清和一口口漆黑的棺木。这次,他们要把为国捐躯的林家儿郎全都带回去,入土为安。
  “你就一点儿不甘也没有吗?”李宪打马靠近林淡,低不可闻地问道。
  “比起不甘、怨愤,尽快把逝去的亲人带回家乡安葬,对我而言更为重要。”林淡夹紧马腹,语气干脆利落:“出发吧!”
  “走了!”林清冲送行的将士们挥挥手,紧跟在姐姐身后。
  看着他们潇洒离去的背影,李宪久久回不过神来,丁牧杰则叹息道:“林淡心里自然有一杆称,感情和理智,权势和家人,孰轻孰重,她心里门清。”
  李宪忽然低笑起来,用近乎温柔的嗓音说道:“我等俗人哪里能与她比!赶紧跟上,再不走,仙女就该把咱们抛下了!”
  李宪状似打趣,可追赶的速度一点儿也不慢。丁牧杰连忙跟上,看着林淡纤瘦而又挺拔的背影,眸光变得幽暗无比。他知道,李宪根本没在开玩笑,在他心里,甚至于在丁牧杰自己心里,林淡都是超凡脱俗的存在。她勇敢无畏,却又重情重义,他们有多渴望靠近她,又有多渴望获得她的青睐,或许只有老天爷和他们本人才知道。
  林淡却对两人有意无意地靠近和明里暗里的献殷勤毫无所觉。她向来分得清轻重缓急,仗已经打完了,老太君还盼着她把家人带回去团聚,她自然不会耽误。至于那些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与她又有什么关系?
  林淡一门心思赶路,却没料中途会遇见一群死士拦截。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庄王李宪,其次才是自己,身为同袍,林淡哪里能眼睁睁地看着庄王被害,自然要出手相护。
  比起战场杀敌,她仿佛更擅长武斗,只要一提起大刀就会被一股杀戮之气控制,很难停手。为了让自己杀得更痛快,她指着身后的吊桥说道:“你们先过去,我来断后!”
  李宪等人深知她的实力,为防拖她后腿,连忙冲过吊桥。而林淡则始终守在桥头,未曾让那些死士靠近半分。她杀红了眼,倒叫这群死士心生惧意,为了完成任务,竟向林清护着的棺木下手。眼看一口棺木被死士砍断绳索,即将掉下山涧,林淡连忙伸手去捞,结果棺木是捞上来了,她自己却掉了下去。
  千钧一发之际,她厉声喝道:“别管我,过了吊桥就把桥索砍掉,赶回京城!”话落已掉入激流,再也寻不见了。
  林清不敢不听姐姐的话,哪怕心中恨得要命,亦红着眼眶运走棺木,砍断绳索,咬牙离开。那些死士绕着深达数十仗的山涧走了一会儿,确定没法过去,只能悻悻罢手,但杀不了李宪,却意外击杀了林淡,也算他们顺利完成任务,可以回去交差了。
  第71章 战神17
  林淡偷偷去了边关之后,林家委实乱了好一阵子,老太君连病都不敢生了,连忙爬起来打点中馈,又派人沿途去找孙女儿,生怕她遇见什么危险。好好的一个家,死的死,散的散,竟已乱得不成样子。
  反倒是被老太君撵出去的石姨娘和林菀,过得十分舒服自在。林家子嗣众多,且个个能文能武,颇有出息,石姨娘肚子里的孩子也就不那么金贵。等孩子生下来,林家可以给他一口饭吃,但更多的却没有了。但现在,情况却完全不同。林家的好儿郎皆战死沙场,唯余林清侥幸存活,却又在边关打仗,境况十分危险,也因此,石姨娘肚子里这个孩子就成了林家必不可少的存在,定要好好保护并教养长大。
  老太君接到噩耗的当晚就派人去请石姨娘回府,石姨娘连说自己身体虚弱,不好挪动地方,竟死活不愿上马车。老太君明白她的意思,翌日便亲自去接人,还拉下脸面向她道歉。为了孩子,为了林家的未来,老太君什么都可以忍。
  石姨娘这才不拿乔了,领着林菀风风光光地回府,没住几天,林菀竟也查出有孕,好悬没把老太君气死。众人这才知道,林菀与康王沦落荒郊野外的那一晚便已成就好事,播下孽种。丁牧杰当初夸他们的那些话,如今再看简直打脸,什么品德高尚、坚守贞洁?这二人一个卑鄙,一个轻浮,真是一对儿不知廉耻的东西。
  老太君气得头晕脑胀,几欲呕血,却不得不派人去给康王送信。康王成婚五年还没有子嗣,心里也有些着急,虽然林菀没什么利用价值,林家也败落了,但孩子却是夺嫡的关键,不能不要,于是命人抬着一顶小轿来接林菀。
  林菀未能风光大嫁,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甘,但只要一想到自己肚子里怀着的是康王唯一的子嗣,母凭子贵,自己日后未必不能爬上正妃之位,便也释然了。眼见林家越来越破败,而自己入了王府,今后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她心里就很得意,更甚者,还在幻想着林淡此时此刻的惨状。
  在她看来,林淡独自赶赴边关是愚蠢至极的行为,这会儿说不定已经被哪路土匪糟蹋并杀害了。她很想对老太君说一句:您老别忙着四处找人了,直接去找尸骨吧,那样还快一点。
  只可惜她得意了没多久,边关就传来战报,说是薛照将军战死,林淡临危受命,顶替了薛照的位置,成了中军主将,并率领西征军大败匈奴,夺回了被抢占的河套地区。
  庄王在战报中频频为林淡请功,又说启用女将虽属无奈之举,但事实证明他眼光没错,林淡的确可堪重用,请父皇谅解云云,又把历朝历代的女将一一提溜出来赞颂一遍,把话说得漂漂亮亮的。
  庄王的美言令皇帝略微放心,但更重要的是林淡足够争气,竟接二连三击败匈奴残部,夺回了许多村镇甚至城池,叫皇帝无话可说。女将就女将吧,只要能打仗,怎么着都行。
  皇帝不开腔,底下的大臣自然也就隐忍不发,林淡担当主将的事情就那样无声无息地过去了。随着时间流逝,林淡的战功越堆越高,威望越积越盛,竟已有了战神之名,原本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林家,慢慢又立起来了。
  老太君得知孙女儿还活着,心里委实松了一口气,又见门可罗雀的林家渐渐恢复了昔日的荣光,脸上不免多了许多笑容。病了许久的林夫人亦在慢慢康复,这些天已经可以帮着老太君打理中馈了,也不再沉浸在失去丈夫和儿子的苦痛中。本已萌生去意的奴仆全都安下心来伺候主子。
  府里唯一不高兴的人大概就是石姨娘。这些天,她仗着肚子里的孩子委实风光得意了一把,常常跑去林夫人的房间,美其名曰探病,实则耀武扬威,还准备劝说老太君把自己扶为平妻。要知道,林清还在战场上杀敌,也不知能不能活着回来,她肚子里这颗秧苗,说是林家的至宝也不为过。身为孩子的娘亲,她怎么能是一个侍妾?
  老太君一看见她那副自私自利的嘴脸就觉得心烦,几句话将她怼回去,还告诉她林家绝对不会出现所谓的平妻。正室是正室,妾室是妾室,岂能乱了尊卑?
  石姨娘气得咬牙切齿,越发仇恨老太君和林府一干人等,暗暗在心里发誓,总有一天要报复回来。但是她万万没想到,报复的机会竟来得那样快。偶有一日,她收买的丫鬟给她递了一个消息,说林将军根本不是战死的,而是被林淡亲手射杀。为了保住林淡的名誉,整个西征军都封了口,不准谈论此事,对外只说林将军与林老元帅他们一样,都是阵亡的。
  但林淡过不去心里那道坎,亲自写来一封信向老太君认罪,又说回来之后定会给全家人一个交代。老太君看完信哭得不能自已,不知不觉竟晕倒在榻上,几个丫鬟连忙去扶,也都看见了信上的文字。老太君醒来后严命几人不得声张,却架不住人性贪婪,到底还是漏了口风。
  石姨娘兴奋地直搓手,赏赐丫鬟一大笔银两,紧接着便给林菀写了一封信,让她想办法整治一下林淡,免得林夫人太过得意,盖住了她的风头。林菀正愁没有机会在康王跟前争宠,当晚就把消息透露给康王,于是翌日,弹劾林淡弑杀生父的奏折就像雪花一般散落在老皇帝的御桌上,又有许多谗言不断传入他耳里,竟叫他对林淡起了忌惮之心,这才发下圣旨召林淡和庄王回京。
  所幸庄王早有准备,命人把纪录事情真相的、将士们的联名书信递交上去,又恳请有识之士替林淡在御前争辩一二。
  原本打算隐瞒到死的事,一夜之间竟街知巷闻,闹得沸沸扬扬,听见外面的人唾骂孙女儿心狠手辣、丧尽天良,老太君心里像刀割一般难受。她没有时间惩处内贼,当即就穿上一品诰命的朝服,带上御赐龙头杖,进宫面圣去了。
  老太君曾经救过先皇和太后,她硬是要闯金銮殿,值守的御林军竟不敢很拦,连忙派人去请示皇上。金銮殿上,朝臣分成两派,正吵得不可开交,一派直斥林淡弑杀生父,罪无可赦,当即刻召回京城问责;另一派却站出来极力维护她,说她被逼无奈、情有可原,不如放过。
  皇帝脑仁都被他们吵疼了,听说老太君来了,想也不想就让她进殿。林淡有罪无罪,可恕不可恕,只管让老太君这个至亲之人去评断,朝臣要吵,也让他们同老太君去吵。
  果然,老太君杵着龙头杖走入大殿后,两方人马都安静下来,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老太君毕恭毕敬地向皇帝行礼,徐徐道:“你们方才的争论,我在殿外等候时都已经听见了。林淡为何会弑父,其具体情况,想来你们已经在庄王和诸位将领的联名信中看见了,说她枉为人子也好,说她情有可原也罢,都占着理,我也不是来与你们吵架的,只是想说一说我自己的看法。”
  老太君冲诸位朝臣一一拱手,继续道:“忠孝两难全,这句话自古有之。诸位都是文臣,感受必然不够深刻,但在我们武将之家,这却是一道千古难题。忠义与孝道该如何取舍,这是个人的选择,我不敢置喙,但在我们林家,若是把忠君爱国与恪尽孝道摆放在同一个天平上,我们必然会选择忠君爱国而舍弃孝道。我林家的儿郎,成年之后都会离开母亲的身边,前往边关打仗,生死都奉献给国家,奉献给君主,未曾尽过一天孝。在小家与大家之间,他们选择守卫大家,放弃小家,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选择,才有了千千万万个安定祥和的小家庭。你们难道能说,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吗?当你们过着安稳日子的时候,可曾想过他们的付出?为了魏国的胜利,为了匈奴铁骑不踏平我们的山河,我的儿子选择慨然赴死,我的孙女儿选择射杀生父。他们一个是笑着死的,一个是痛着活的,永永远远都陷在这一天。我接到消息的时候同样心痛如绞,但我并不觉得我的孙女儿做错了。”
  老太君环视周围的朝臣,一字一句抑扬顿挫:“我相信她始终未曾后悔,哪怕再给她一次机会,她照样会射出那一箭,因为在她心里,忠君爱国、保卫河山,比孝道更重要。若是没有她那一箭,军心不会稳如磐石,将士不会斗志昂扬,我大魏也不能取得现在的胜利。诸位在弹劾她的时候,必是认为她做错了,必是认为在君主、山河与父母、小家之间,她更应该选择父母和小家。孝道之于你们是重中之重,小家之于你们要远高于河山,我不敢置喙你们的想法,却也不能苟同。我林家的家训传了几百年,始终只八个字——生当忠君,死亦殉国。我们只知有国,不知有家,难道这样也是错吗?”
  老太君缓缓跪下,泪流满面地磕了一个头,言道:“我林家世世代代忠君而死,此心昭昭日月可证,求皇上明鉴!”她铿锵有力的话音回荡在大殿内,把一众朝臣羞得无地自容,丝毫不敢去看皇上的脸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