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_分卷阅读_112

  有的人家却舍不得吃那么好的,就想着到时候和白面掺和在一起,蒸杂面馒头也是一样的。
  这次大家都计算好了量,有的人家因为钱少,只买了一百斤,有的人家人口多,不想饿肚子,所以买了五百斤。
  钱淑兰一家家统计过后,发现这次居然有五万四千多斤的小麦。
  乖乖,这要不是她有空间,还真弄不到这么多的小麦。
  钱淑兰这次依旧是带着王守仁去运粮食。
  这次虽然是全体队员都有份,但这属于个人行为,村里的干部也都是装聋作哑的。
  甚至王守泉和钱明华怕他们中途遇到民兵,还特地让村里几个壮劳力跟着一起去。
  钱淑兰就让王守仁看着他们,别让这些人靠近。
  这些人初次进城,看啥都新鲜,见王守仁不让他们跟过去,也都乖乖不动。
  一连好几天把大家需要的粮食都运回来了。
  有了粮食,照理说大家应该高高兴兴才对。
  只是家家户户的钱包都瘪了,大家干活都没有了劲儿。
  钱淑兰便建议钱明华和王守泉分一次钱。
  自打年底,他们已经卖了好几次藤筐,现在生产大队的账上至少有上万块。
  钱明华皱眉,“小姑,没有这么办的呀?这才三月中旬哪里就能分钱呢。”
  王守泉也是这个意思。
  钱淑兰无奈摊手,“你们瞅瞅大家伙的精神气,你不发点钱下去激励他们,这红薯啥时候才能种下去啊?”
  钱明华和王守泉面面相觑。显然他们也被这几天的进度给愁死了。
  再次召开干部会议。
  会计觉得这事不靠谱,凭白多算一次工分,累的人是他好吧。于是坚决反对,“从来也没听说哪过生产队要在年初就分钱的。”
  王守泉脑子活知道变通,便道,“不如就先一家发二十块钱吧。先让大家偿偿鲜,别整天愁眉苦脸的,要不然上面领导下来视察还以为咱们生产队克扣他们的口粮呢。”在王家村生产大队,是没有挂账这一说的。不够工分你就去补!你下不了地,你手难道也不行吗?你不能编筐子补工分吗?所以去年最差的人家也都能分到四十多块钱。
  大家也觉得有道理,这事就这么定了。
  听到大队干部说每户要分二十块钱,社员们立刻精神抖擞起来,再也不觉得这日子没有奔头了,下地干活也不再说些丧气话,也恢复成以前一样麻利。
  就在大家忙着打垄准备秧红薯的时候。
  从镇上开完会回来的农技员曹传正回来了,看到大家这样打垄,立刻就急了,“你们这样做是不行的,咱们应该全部深耕一遍,并且每三年轮流深耕一次,周而复始。深耕的标准是一尺以上,丰产田二尺以上。”
  一开始大家都没管他,可他却跑过来阻拦大家不让干活。把钱明华气得都想上去踹人。好不容易这些人恢复了精神,居然又碰上个脑子有病过来阻拦。
  王守泉忙拦在钱明华面前,把曹传正拉到田埂上,“曹技术员咱们以前都是这么种的。你那法子咱们连听都没听说过,咋整?”
  曹传正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一份报纸。王守泉强忍住才没有翻白眼,这是多缺心眼的人才会相信亩产万斤的鬼话。
  可接下来他就呆住了,曹传正拿着一份文件得意洋洋地冲他道,“你看看,这是我刚从镇上开会拿下来的文件《□□中央关于深耕和改良土壤的指示》,这可是中央下来的文件,你们是不是不听党的话?赶紧给我住手!都给我停下来!”
  说着就歇斯底里地冲着地里干活的社员们大吼大叫,喊得脸红脖子粗的,非让大家把活停下,甚至还下地把人家手里的工具给夺下来。把大家伙都震懵住了。
  钱明华本来想过来揍人,却被回过神来的王守泉一把拉住,“明华,快住手!”说着把那份文件拿给钱明华看。他也呆住了。
  这。。。这居然是中央下来的文件。
  曹传正见大家都停下了手里的活,有些自得,转身又回到田埂上继续说着那番大道理。
  正在干活的人也不知道该听谁好了,都拿眼瞅着王守泉和钱明华。
  曹传正见大家伙都不听他的,也急了,扭过头来就朝王守泉和钱明华道,“你们是不是想跟党对着干?是不是不想听上面的指示?是不是想当落后分子?”
  帽子一个比一个高,钱明华握着拳头的手嘎吱作响,双目赤红,已经快要喷出火来了。
  曹传正瞅了一眼就浑身发抖,可到底是有党在后面撑腰,愣是没有退缩,朝钱明华结结巴巴道,“你。。。你干啥?你想干啥?你还想打人呐?”
  王守泉拉着钱明华到一边说话,“你赶紧把这事告诉你爹和三婶,他们肯定有法子的。”
  钱明华从愤怒中回过神来,开始狂点头,“对!对!那我去了,这边你稳住!”
  说完也不管曹传正急赤白脸想要跟他讲道理的样子,急急忙忙跑走了。
  曹传正看着他逃跑的背影,有些傻眼,指着钱明华的背影,急了,“诶,这人。。。怎么走了?我还没说完呢。”
  王守泉满脸堆笑,把他的胳膊拉回来,“队里有急事要他去办。对了这个文件我还没弄懂,曹技术员,你跟我好好讲讲呗!”说着就把人往岸上拉。手却在背后打手势。
  于是刚才还在观望的队员们立刻懂了,这就是照旧的意思,于是继续弯腰干活。
  王守泉把曹传正带到食堂里,现在队里的两个食堂,一个食堂充作藤筐编织点,一个当作他们开会场所。
  曹传正见王守泉这么认真好学,便从头到尾给他解释,并且十分激动地描述亩产万斤的稻田是怎样的壮观。
  因为去年整个刘关县的亩产是全省乃至全国当中最低的。所以上面领导特地安排了许多技术员到刘关县给各个生产队作指导。
  这些技术员有的是学农业的,有的是从那些亩产万斤的县里抽调出来的。
  曹传正就是后者,因为识字,还亲眼参观过亩产万斤的稻田,所以就认为那是真的。殊不知移花接木不仅只是在传说中出现过,现实中也能有人演绎出来。
  这些都是钱维汉在医院的时候听到的版本,回来后当笑话说给大家听的,偏偏还有那么多人相信,大家也是无语。
  钱淑兰和钱维汉很快过来了。曹传正还不知道钱淑兰根本就不是大队干部。见钱明华把她请来,还以为她是王家村生产大队的领导呢。
  一进门,钱淑兰就满脸堆笑朝着曹传正迎了过去,“曹技术员,听说你从镇上带回了新指示,赶紧给我们传播一下呗?”
  曹传正立刻慷慨激扬地讲了一翻“深耕细作”的道理。
  钱淑兰听了直点头,等他说完之后,钱淑兰就开始发问了,“曹技术员,是这样的,我们王家村生产大队一共有3000多亩地,除去种了小麦的1000亩,还剩下2000亩,我们生产队的壮劳力一天也就只能耕100亩,这还是有牛和浅耕的情况下。要是按照你这深耕方式,恐怕我们一天连30亩都弄不了,整个春种就这十几天,等别人家地里的粮食都收了,咱这边地还没刨好呢,到时候哪来的高产?你说说我讲的有没有道理?”
  摆事实讲道理从来就能服人!曹传正被她说的数字唬得一愣一愣的。照她这么算下来,2000亩地估计得翻66天,这还只是翻地,接下来还得要秧红薯,浇水,他们这刚长出苗来,人家那已经收割了。这。。。
  王守泉憋着笑在桌子底下朝钱淑兰竖了个大拇指。
  钱淑兰朝他翻了个白眼。这么点事儿都搞不定,这大队书记当的,也是没谁了。
  钱维汉也在这边说了,“是啊,曹技术员,不是我们不想听上面的话,但这事真的没办法完成。”
  曹传正刚刚仔仔细细算了一笔账,自然也知道了,因此他急得额头上的汗都要掉下来了,突然灵光一闪,“既然2000亩种不了,咱就先种1000亩。”
  钱淑兰摊了摊手,有些叹气,“曹技术员,这不仅仅是1000亩还是2000亩的事儿!”她面上很为难,似乎不想说,但又很想告诉他的样子。
  曹传正有些急了,“还有啥?”
  钱淑兰装作难为情的样子,“不是我们不相信你。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你说亩产万斤,我信!咱们在座的各位都相信。”似乎是配合着她的话,在座的人全都狂点头,表示都很相信。
  紧接着,钱淑兰话峰一转,“可下面的队员们不信呐。咱们大队以前的亩产才100斤,你这1万斤,你里外里翻了一百倍。这牛皮都要吹到天上去了。数字相差这么大,他们这些没见识的人哪会相信呐!我看既然如此!咱们不如就先种两亩试验田。等夏收的时候,咱也亩产万斤让底下这些土老帽开开眼。到时候秋种的时候,他们就没理由反对了。你说呢?”
  曹传正对着几个人嗤笑起来,“你瞅瞅你们,一个个全都是识字认字的大队干部,居然连一些不识字的老农民都搞不定。你们这干部当的真是窝囊!”他边嘲笑边摇头,说到激动处还跺脚。钱明华的脸越来越吓人。曹传正一不留神瞅见了,笑容猛地顿住,到底是有点怵他,硬生生把笑声给憋了回去!
  等他嘲笑完了,一拍大腿,再也没了之前的狼狈样儿,他爽快地应了,“行!就听你们的!m主席也说了要实事求是!咱就先搞两亩试验田让那些土老帽开开眼。”顿了顿又觉得两亩有点少了,忙补充道,“不行!要五亩,不能再少了。”
  钱淑兰答应的很爽快,“行!五亩就五亩!”
  第100章
  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田埂上绿草如茵。地里黄土被勤劳的农民一垄一垄的堆起来,从地头一直沿伸到地尾足足有几百米长,并排着一列挨着一列,十分齐整。
  田间的农民额头扎着毛巾拿着工具挖腰干活。
  不远处跑来一个蓝衣青年,火急火燎的架势比谁都着急。他跑了一路,问了一路,终于找到了王守泉,冲他气急败坏地说了一句,“王书记,我说你们分配给我的人手怎么这么少?”
  王守泉抬头看了他一眼,原来是曹传正!他直起了腰笑着道,“原来是曹技术员,你瞅瞅我们不都在忙活吗?给你安排两个壮劳力已经很不错了。”
  曹传正气得狠狠一跺脚,指着他道,“你们也太欺负人了。我五亩地你就给我两个人。。。”
  王守泉脸上笑容缓缓收起,他最近跟三婶子学到一招,那就是跟这些文化人,一定要用数字来说话,因为他要是跟这些文化人讲道理,这些文化人因为从骨子里就轻视他,看不起他,觉得他就是个农民,怎么可能懂得比自己多,所以再多的道理都灌不进他们的脑子。但是用数字说话就不一样了。这数字就是经验,就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他们想反驳都不行。
  “曹技术员,你瞅瞅我们2000亩地,才三百多个壮劳力,平均下来一个人就得耕六七亩地。你那五亩我给你分配两个壮劳力,再加上你一个技术指导,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如果人手都给了你,我们这2000亩咋整?难道都撂了?到时候咱们就指着你那五亩吗?就算你真能种出亩产万斤的玉米来,我们生产大队一共1000口子呢,平均一人也才50斤,这么点粮食连两个月都不够。。。”
  曹传正越听越觉得自己好像真是有点无理取闹了。他们生产队2000亩地才300个壮劳力,现在分给他两个。他还能说啥?
  曹传正红着脸有些拉不下面子道歉。
  王守泉继续道,“而且我们不仅仅要种出试验田来,我们还得提高平均亩产。总不能比去年还差,要不然你也跟着丢人不是!”
  曹传正显然忘了这一茬了。他们这些技术员下乡来指导,就是为了给下面的生产队提升亩产的,如果没有提升那就是他们工作的失职,到时候说不定他连技术员的位子就保不住,他好不容易才当上了技术员,哪能失去,他抖了个机灵,忙道,“我知道了,你们忙吧,我也去忙活了。”
  说着火急火燎地又跑了。
  王守泉撇了撇嘴,笑得眉开眼笑,没想到这招对付这些读书人还挺好用。他可算是学到一招了。
  他在这边傻乐,那边的王立威却是吼了一嗓子,“老三,我说你是不是又想躲懒,你瞅瞅你!当个大队干·部可把你给嘚瑟的!干一会儿你歇三晌!要是再让你当两年干·部,你恐怕连锄头都不会拿了。”
  吓得王守泉立刻弯腰继续挖垄。哎,他这爹从来不知道在外面要给他留面子。他是那种偷懒的人嘛!王守泉有些委屈!
  几天之后,生产队剩下的劳力全部下地。
  男人在那边打垄,妇女负责栽红薯秧,小孩子负责浇水,忙得不亦乐乎。
  老王家除了周雪梅到食堂编筐子,其他人都要下地。
  就连最小的柱子都要待在地头玩。虽然不能帮着干活,可至少不会跟着捣乱,乖乖巧巧地坐在田埂处玩泥巴。
  孙大琴瞅了一眼前面,只有老三一个人在挖垄,有些好奇,“娘,我男人呢?”
  钱淑兰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句,“跟着曹技术员干呢。”
  孙大琴有些惊喜,“真的啊?人家曹技术员可是从大城市来的,怎么看上他了?”
  钱淑兰有些无语,本来不想打击她的,可还是没忍住,“不是曹技术员看上了他,而是我让他去的。”
  孙大琴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有些尴尬,瞅了一要栽到边的垄子,朝钱淑兰道,“娘,老三一个人挖垄子恐怕不够咱们娘四栽的。不如我也去挖垄吧?”
  钱淑兰摇了摇头,“不用了!你伤口才长好没多久。我来挖!”她的力气可比她大多了。反正都是弯腰,干啥不是干。
  孙大琴感动的不行!
  于是就是王守义和钱淑兰负责撒肥料和挖垄子;孙大琴,王丹枝和李春花三人负责栽红薯秧;小梅,小荷,正军,小莲,小桃五个孩子负责浇水。
  等好不容易把今天这块地全部种完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
  李春花急急忙忙地往河渠那边赶,她还要去喂鸡。
  王守义去仓库那边还农具。
  钱淑兰带着家人往队里走,路过实验田的时候,钱淑兰看到田埂处居然站着三个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