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青云路_分卷阅读_101

  毕竟陈君然与他出自一个村,冬青还是村长的义女,若是一个细节处理不好,便可能暴露。
  瑾瑜见识过湘王的手段,也相信陈君然能把这个角色扮演好。
  陈君然自然感恩戴德,瑾瑜给他这个机会为国效劳,除了升官发财,等事情一了,还能被记上一功,说不定会再次晋升。
  一举数得的好事,岂有拒之门外的道理?
  便顺着李湘棉的话,回了书信,让人尽快送到瑾瑜手中,他已经等不及想回归故里。
  这边瑾瑜除了等候回信,还得忙着搬家。
  搬家的时间定在腊月二十,就是明日,冬青已经让下人准备好了所有宴会所需。
  她曾是柳飘云的大丫鬟,代柳飘云处理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应酬,如今再接手,倒也不显生疏。
  瑾瑜迄今为止只去过新宅子两次,一座五进大宅,坐落在北门街。
  比之湘王府少了两个厅,但在瑾瑜看来已经足够大了,从后院走到门厅得走好一会儿。
  门前照样坐了两尊镇邪的石狮,门上挂着刻有“李府”二字的牌匾,是瑾瑜亲手写的字。
  正式搬家这日,吉时一到便点燃爆竹,响彻整条北门街,陆续有宾客随礼进门。
  冬青不再藏着掖着,一身素色交领云锦袄裙,水绿盘金彩绣,锦墨黑发化作一朵流云髻,佩戴赤金点翠面首。
  臻首娥眉,清眸皓齿双目含光,肤色晶莹剔透,削肩细腰身段袅袅,当真是绝色佳人。
  身侧跟了两个端庄清秀的丫头,与瑾瑜并肩同立堂中,郎才女貌气韵不俗,并非高门子弟,却透着一股贵气。
  进门宾客无一不驻足,感叹二人天造地设,只是站在那里就如一副画卷,端是赏心悦目。
  宾客之中不少没有婚配的男女,看到二人时,心里莫名生出一阵可惜,可惜自己未曾先遇见其一。
  宴席菜色均是冬青敲定,色泽鲜亮香气扑鼻,不是山珍海味却不落下乘。
  除了交好的同僚,瑾瑜竟收到了许韬差人送来的贺礼。
  听到这个消息瑾瑜一愣,没想到会收到阁臣的贺礼。
  一般情况下,高官不会给品级低的人送礼,虽然许韬没有到场,但能收到当朝六个阁臣之一送的贺礼,是一种殊荣。
  许韬给他送礼,大概已经从湘王那里得知他入伙的消息,送礼只是一个提示而已。
  旁人只有羡慕的份,瑾瑜上任两年就从修撰当上了翰林学士,有个会打理后宅的貌美娇妻,买得五进大宅院,如今还收到阁臣的贺礼。
  瑾瑜略有苦恼,许韬已经知道他的身份,不知道湘王的党羽名册上,是不是已经加了他的名字。
  到了晚上宾客散去,冬青看着礼单上许韬的名字,面露忧愁。
  “瑾郎,你这步棋是不是走错了,应该一开始就把复写的名册交给圣上的,若是湘王落马,名册落到圣上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瑾瑜安慰道:“放心,我已经半真半假将事情透露给皇帝,拿了赦免令,徐阁老信任我,是我检举湘王,也是我帮忙查探,湘王落马我是首要功臣。”
  “再者,我让陈君然去廊州做通判,难道只是借故做个同乡人情不成?陈君然将成为我的耳目,盯着湘王,不会让名册落入他人之手。”
  冬青轻敛眉头,道:“瑾郎,你为何对隐瞒名册的存在如此上心?是有什么打算没告诉我么?”
  瑾瑜勾唇一笑,慢悠悠道:“从你的身世,我悟了一件事,身在朝堂,不为刀俎就是鱼肉,我愿做刀俎而非鱼肉。”
  “自我准备插手这件事,就决定做个彻底,湘王的那本名册,我是一定要拿到手里。”
  冬青看着瑾瑜的面容,她竟在那张英俊的脸上,看出一股邪魅狂娟之意。
  “瑾郎……你拿到湘王的名册后,准备怎么做?”
  瑾瑜眼睛微眯,“谋反是株连九族的大罪,拿到湘王的名册,就相当于把湘王经营的人脉抓在了手里,有备无患。”
  “湘王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许韬知道湘王拉我入伙,是因为湘王把我放在与许韬同等的高度,别的党羽不会知道我与许韬的存在。”
  “待湘王落马,我就借陈君然的手,将许韬的名字送到皇帝跟前,把许韬除掉。”
  冬青嘴唇动了动,顿了顿才道:“瑾郎,此事看上去确实万无一失,但若有差池,哪怕有赦免令脱罪,圣上也将对你心怀猜忌,日后的官路,只怕要难走了。”
  瑾瑜笑容不减,道:“所谓帝王心术,冬青你莫不是以为,我兢兢业业尽忠职守华元帝就会完全信任于我?”
  “华元帝从未信任过任何人,否则也不会大小事务都经手而过,世事无定数,纵观前后史实,史上奸佞残害忠良之事不胜枚举,不是绝对尽忠便能高枕无忧。”
  “只要我能一直为华元帝所用,为他铲除异己的同时不威胁到他,他就不会自毁手中兵刃。”
  “我不为奸佞,也不做忠良,愿成刀俎,不当鱼肉。”
  冬青愣愣看了瑾瑜半晌,突然展颜一笑,刹那风光月霁。
  她无法反驳,这半生经历已经明明白白,当年的她何尝不是忠心可表日月?最后只落得被发卖的下场。
  “好一个愿成刀俎不当鱼肉,不愧是我的夫君,自古夫唱妇随,瑾郎一路直上,我便奉陪到底。”
  瑾瑜心间顿时一片柔软,“自然要你相陪,世间若没了你,日月都将蒙灰,成为刀俎又有何用?”
  冬青笑骂:“油嘴滑舌!你都快要步入而立,我们老夫老妻多少年,你还是死性不改。”
  “是啊……”瑾瑜抱着冬青,怀中佳人一如初见般绵软,时间却已经过去数年。
  过了今年,他就二十六岁了,加上前生的年岁,确实已经三十二岁,不再年轻。
  冬青仰头,看着瑾瑜冒着青色胡茬的下巴,小声道:“我们要个孩子吧,再拖下去,都老得动不了了。”
  闻言,瑾瑜面色一沉,“嗯?难道你对为夫的能力有意见?什么叫老得动不了?为夫这就让你见识一下这个老家伙。”
  冬青自知失言,还记得上次说瑾瑜不行就被瑾瑜吓得不轻,如今她不再是黄花闺女,自然不怕瑾瑜对她如何。
  但在床上瑾瑜有一百种法子治住她,花样百出,让人万分羞耻浑身颤抖,都不知道是从哪里学来的歪门邪道。
  忙改口认错,“我的意思是带孩子需要精力,年岁去了就没那么多精神领孩子,还是趁着年轻比较好。”
  瑾瑜斜眼浪笑,“哦?这样啊?那好吧,我们这就来造人。”
  本来瑾瑜也准备问冬青要不要生个孩子玩,既然冬青主动提出来,那就顺了冬青的意。
  准备要孩子他就不用顾及冬青的日子,刚好可以胡天胡地日日春宵。
  第二日,丫鬟进门为瑾瑜和冬青梳洗穿衣,瑾瑜一时半会儿的还有些不习惯。
  不过这大丫头很是不一般,行走间毫无声响,轻手轻脚且有条不紊。
  心灵手巧,一双青葱玉手给瑾瑜与冬青挽发,下手不轻不重,动作轻巧迅速。
  “夫人,这个发髻可还满意?”
  冬青随手取了两朵簪花插上,笑道:“挺好的。”
  这两个丫头分别叫寻春和秋霜,是小圆精心给冬青挑的贴身丫头。
  秋霜得了冬青夸奖,满脸喜意,“秋霜这就让人端早膳过来。”
  瑾瑜不得不感叹,古代有钱人家日子真好过。
  十指不沾阳春水这种事真的存在,恨不得吃喝拉撒睡都有专人伺候。
  还好冬青让他们家变成了有钱人,不然他那点俸禄,还不够买这宅子的一个角角。
  用过早膳后,瑾瑜换上公服去了翰林院,冬青则清点收到的贺礼入库。
  她们正式拥有一个宅门,虽然只有两个主子,但咱们屋子大下人多。
  接近大年三十,瑾瑜收到陈君然的回信,心中欣慰,陈君然果然没有让人失望。
  立刻告知徐千章,敲定后翰林院拟了诏书,吏部署名,让陈君然即刻调任至廊州任通判一职。
  为掩人耳目,不止廊州一处有调动,找个名头,免湘王生疑。
  调职文书一出,瑾瑜就将此事作为人情写信告知湘王,朝廷有职位调动,廊州将会有个新的通判上任。
  对瑾瑜的善举,湘王自是喜闻乐见,提前收拾好一切等陈君然上任,然后再徐徐图之。
  陈君然不负所望,按照瑾瑜的指示,与湘王周旋一段时日,在湘王搬出让人难以拒绝的诱惑时,顺势加入,唯湘王与柳振宁马首。
  值得一提的是,陈君然提起李全颇有不虞,因为是同乡且李全身在翰林,却不对他开方便之门。
  湘王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信任陈君然,考察了一些时间,见陈君然老实听话,处理事情不含糊,定期向上汇报事宜措辞得当,逐渐也就放下心来。
  瑾瑜见时机差不多,就让陈君然慢慢向华元帝汇报少许实情,比如探查到蛛丝马迹,湘王确实在私建军队。
  华元帝收到这个情报,杀心顿起,亲笔书信让陈君然留意着湘王军队的规模有多大,再留意湘王都与什么人来往。
  准备摸清楚底细,将最后一个异姓王连根拔起。
  华元帝想知道的这些事,瑾瑜都有谱,不管陈君然有没有留意到,都掐着时间让陈君然向上汇报。
  只待将湘王所有的底都抖给华元帝,到了合适的时机,华元帝心中有底,就会着手对付湘王。
  瑾瑜每日按部就班,除去翰林院的正职,就专心应付湘王一事。
  陈君然并非当真在摸鱼,他在柳振宁手底下呆了半年有余,通判实权不小,接触到许多瑾瑜没能接触的事。
  所有的证据陈君然都竭力收存,尽数送到瑾瑜手里。
  陈君然在信中写到,湘廊城北五十里外的山林中应该有一个练兵场,湘王的私兵就驻扎在那里。
  根据这半年陆续送进去的粮草来推算,军队人数至少上十万,马匹数千,而湘王还在继续招兵买马。
  瑾瑜估算了一下朝廷的兵力,觉得如果现在打起了,足够压制湘王。
  但军队开拔动静不小,从晋安到湘廊这段路上又有不少湘王的耳目,只怕军队还隔个老远湘王就会收到风声。
  索性翻开复写来的名册,把这路上湘王收买了的人名列出来,让陈君然把湘王的兵力情况和这些名字上报给华元帝。
  如今也算是把湘王的底摸得十分清楚,既然湘王还不足以跟朝廷抗衡,就不用迂回作战了,按华元帝的性子,一定是硬碰硬。
  但湘王会如何应对没有定数,是知道实力悬殊而临阵逃脱?或是宁死不屈拼命反扑?
  无论哪种结果,瑾瑜都要先保全自身。
  写信给陈君然,让他交代翠枝大狗和李老汉夫妻,带上细软,趁没有戒严,立刻离开湘廊,全力赶往晋安。
  至于陈君然,为了避免湘王收到华元帝发兵的消息会第一时间怀疑他,瑾瑜决定等消息传过去就与湘王摊牌,把所有注意力都吸引到自己身上。
  反正他身在晋安,家人也都已经藏匿,湘王恨得牙痒痒也拿他无可奈何。
  表面风平浪静,没有丝毫异样,华元帝却已经下令整顿军队,向湘廊进发。
  一时人心惶惶,特别是湘王党羽,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湘王的保密事宜一直做得很好,他们以为要等湘王发动兵变,这件事才会被华元帝所知。
  但如今东窗事发得突然,称得上毫无预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