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帝王_分卷阅读_301

  骆知详想想也觉得有理,下策在他看来只能自保,要想图谋更大,则是万万不行的。
  严可求继续道:“中策的确万全,然则自谋万全,同样使敌得万全。江南地域广阔,诸侯林立,平之非得数年之功,稳定亦得数年之功,如是十年之后,中原只怕已日新月异,又成猛虎。”
  “仆闻李嗣源者,智勇双全之士,加之性情宽厚,素来得人,且其成为中原之主以来,恩威并施,俨然已得民心,假以时日,只怕中原牢不可破。仆又闻李从璟者,精明奋发之辈,不仅长于军略,兼知民政,更有甚者,此人勇猛好进,如世之猛虎,有一往无前之气。”
  “此父子,一稳一进,一守一攻,相得益彰,不可不察。若吴国予其十年光阴,仆恐怕中原将复元和、会昌之象。届时,江南欲图中原,难如登天!”
  所谓“元和、会昌之象”,说的是唐宪宗元和中兴,与唐武宗会昌中兴,这是安史之乱后,在天下藩镇林立的局面下,唐室少有的两次中兴之世。
  除此二者外,还有唐宣宗的宣宗之治,也堪称唐室中兴,不过严可求没说。
  严可求话说到这个份上,很显然是主张上策了,徐温问他:“上策优在何处?”
  “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严可求语调昂扬,“坐北而面南,有俯瞰江南之实,挥师南下乃是顺势,兵势天成!若能再得蜀地,扼长江上游,便能顺流而下,直捣江南腹心。况且蜀地富庶,蜀地资财,足以承当灭国之战耗费,而江南欲防蜀地,只得扼守荆襄,一旦荆襄失手,则江南再无险阻可御上游之师!”
  “先前李亚子灭蜀,如今蜀地却为孟知祥所据,其人颇有异志,不遵号令,而李嗣源一时莫能奈何;荆南高季兴,贪鄙之辈,为人只顾私利而常欺君罔上,现今割据荆南,而李嗣源不能制。当此之时,乃天赐良机于吴国,若能联合蜀地、荆南,使蜀反唐,使荆南归附,则绝中原南下之途。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若使中原得蜀地,据荆襄,则吴国危矣!”
  “一旦中原失蜀地、丢荆襄,日后若想再图吴国,只能经由淮泗。淮泗素为险途,吴国只需经营钟离、寿春、山阳、盱眙四镇,则在淮西有钟离扼涡口、寿春扼颍口,在淮东有山阳、盱眙控泗水,则中原便纵有雄师百万,只能望河而叹!”
  这番话让骆知详目瞪口呆,佩服之极,他转顾徐温,见徐温也是一脸正色,显然这些话也说到徐温心坎里去了。
  严可求话还未说完,只听他继续道:“吴国要御敌,不可失蜀地,不可无荆襄,亦不可无淮泗,蜀地保荆襄,荆襄固淮泗,缺一不可。而吴国要进取中原,西出荆襄,可直取两都,东出彭城,可席卷山东,中原坦途千里,便可任意驰骋!”
  “故而,天下大争,就要大争于天下,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乱世争雄,无不攻之守,无不进之安!而今之荆襄,就如秦之函谷,秦出河西,方能大争天下,吴出荆襄、淮泗,方能问鼎中原!”
  “当今之际,我大吴国富军强,此正用武之时,当厉兵秣马,邦交攻伐。仆闻,剑久不用则失其锐,心久不励则失其坚,久在安乐失大志,久溺繁华失雄心!江南虽好,终究一隅之地,吴国虽富,不过偏安之局,大争之世,争则强,不争则亡。丞相,吴国当渡江,当北伐!”
  说罢,严可求目光炯炯看着徐温,等他回话。
  徐温收敛心神,闭幕沉思。
  自先王杨行密以十三壮士起兵,数年间横扫淮南,拜节度使以来,吴国基业一日日壮大,到如今坐拥江淮,成为当世除中原外最大诸侯,可谓雄极一时。天下自黄巢后大乱,藩镇间攻伐频频,诸侯混战不休,烽火一日不曾停歇。
  乱世当道,自正英雄用武之时。试问天下诸侯,在未于繁华享乐中堕落时,谁不曾想成就千古霸业?
  徐温沉吟良久,终于睁开眼,问严可求:“若吴国欲大争天下,计将安出?”
  “远交近攻,北交南攻。”严可求双目奕奕,“助孟知祥,收高季兴,取马楚之地,交好吴越、岭南。”
  ……
  房中已经无人,骆知详与严可求早已退下,徐温却仍在沉思。
  对严可求的“助蜀地,收荆南,夺楚地,交好其他诸侯”的策略,徐温并未给出明确答复,看得出来,严可求走得时候很不甘心,又有些失落。
  徐温无奈一笑,严可求固然不甘心、固然失落,他何尝不是?
  严可求大争天下的策略,从谋士角度来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吴国要谋求更大的功业,的确应当投身天下大争的洪流,紧锣密鼓谋划、行动,而不该偏安一隅,如今的吴国,也的确有实力更进一步。然而谋士毕竟不是帝王,帝王处事,又岂能只站在谋士的角度?
  自己的经有多难念,唯有徐温自己知晓。
  吴王是杨溥,不是他徐温。
  虽说杨溥不过一介傀儡,并无实权,充其量只是一个摆设,然而杨溥的作用并未发挥完全。
  梁晋争霸时,吴国无动作,李嗣源举事时,吴国仍无动作,不是吴国没有实力——纵然吴国无力逐鹿中原,收拾周边几个小诸侯还是轻而易举之事——也不是东边的那个“盐帮帮主”吴越王钱缪老是不消停,追根揭底,吴国这些年对外的安定,是因为内部的争斗。
  这个争斗的核心在于,徐温何时取杨溥而代之。
  做权臣是一回事,篡位是另一回事,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天下对徐家的认同度,大于对杨家的认同度。
  徐温觉得自己像是曹操,不仅因为都是大丞相。
  吴国不比中原,中原说乱就乱,那李嗣源昨日为臣,今日就为君,也没见中原藩镇群起而攻之。吴国不行,徐温不能如此行事。
  这些年来,吴国安定,中原衣冠南渡,使得吴国在文道昌盛的同时,士子的力量也是极大。士子么,就是一群读书读傻了的家伙,重君臣之道,在乎名正言顺。
  所以徐温要等。
  不过也不用等太久了,今日听了严可求一番话,徐温自知也不能等太久。
  然而还有一个问题。
  徐温不想当吴王。
  他想做皇帝。
  这就有些麻烦,他需要先让杨溥称帝,然后再让杨溥禅位。
  徐温打定主意,得加紧筹备,让杨溥称帝,这件事已经刻不容缓。
  他即位为皇帝之时,就是吴国大行征伐之际。徐温想到。等到那时,吴国君臣所立功勋,都是徐家的,再也不用担心他们立了功,受了赏赐,却感恩于杨家,而成为自己即位的阻力。
  不过,襄助孟知祥叛唐,想办法使高季兴归附,这两件事却是能做的,也必须得做。
  问题是让谁去做?
  还是让徐知诰去做的好。
  想到这里,徐温叹了口气。自己那些亲生儿子都非大才,唯独这个养子,却是人中龙凤。长子徐知训还有两分能耐,可惜死得太早。其他儿子,也唯有徐知询不错,可惜起步太晚,现在难比徐知诰。不过在徐温看来,徐知询只要多加历练,未必不能担当大任。
  总不能,自己好不容易称帝,之后真要传位给徐知诰吧?
  ……
  深夜,徐知诰在书房会客,会的是宋齐丘。
  大冷的天,两人都是锦帽貂裘,围炉而坐。
  然而怪异的是,炉中无火,只有许多炭灰。
  烛火摇曳,使得这一幕平添几分可怖。
  徐知诰身子粗壮,坐在那里显得大马金刀又不失儒雅,没有因为天冷而显得畏畏缩缩,宋齐丘就要差些,大氅把身子包裹的像个粽子,看其神态,几与蚕蛹无异,全身上下只露出一张脸与一只手。
  “今日丞相在府中见了严骆。”宋齐丘道。
  他这话不是用嘴说的,是那手指蘸了炭灰,在案桌上书写而就。
  徐知诰眼巴巴看着字体在案桌上呈现,第一个念头不是去思考这句话的深意,而是禁不住在心中赞叹:好字,好书法!
  宋齐丘向来自负才名,见徐知诰一副敬佩模样,很是自得,手下力道更重了一分,指走龙蛇间,一句话写完,甚觉满意,唯一不太舒坦的地方在于,手指有点痛。
  徐知诰顺着宋齐丘的字认过去,后面写的是:“丞相问骆知详财赋,而严可求进言吴国当大争于天下,并出策北交南攻,取楚地,助蜀地独立,使荆南归附。”
  徐知诰点点头,不知是赞同严可求的意见,还是仅表示知晓了,他关注的不是严可求进献了何策,而是徐温如何评价。
  宋齐丘哂然摇头,徐知诰便已了解,徐温对此未知可否。徐温未表态,徐知诰便有些拿不定主意,他正正望着宋齐丘。
  宋齐丘知晓这是徐知诰在问他,以他之见,徐温会如何选择。
  宋齐丘淡然一笑,继续在桌上写道:“当务之急,在内不在外。”
  徐知诰颔首了然,如此一来,他便也能确定他接下来该做什么。
  他是徐温养子。
  他只是徐温养子。
  他而今权倾朝堂,仅次于徐温,都是拜徐温所赐,而一旦徐温有朝一日继位为帝,将来,徐温会传位给谁?
  权势一旦在手,便无放下之说。
  徐知诰擦去桌上宋齐丘的字,重新写上三个字:“徐知询。”
  宋齐丘写了六个字:“丞相身体有恙。”
  徐知诰稍作沉吟,与宋齐丘相视点头。
  第490章 昨日烟云留不住,明朝双手织凤霞(四)
  春节、上元节都是国之大事,李从璟没有缺席的理由,哪怕滑州、濮州的事情还未做完,在李嗣源一再催促下,年终前还是赶回了洛阳。
  这一年对李嗣源和李从璟一家而言,实在是一波三折,起伏巨大,个中的波澜壮阔与险难意味,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好在如今形势不错,如此方不负李从璟迫使契丹签订城下之盟的苦功,也不负李嗣源在魏州留下的那些眼泪。如今回首这一年,感慨自是颇多,然而人生收获与得意,也是独占鳌首。
  回到洛阳,李从璟未曾回府,直接就去了皇宫面见李嗣源。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洛阳城积雪甚厚,满城银光素裹,飞檐画廊都是冬意。骑队入城,自御道奔驰而过,路人皆避,不乏驻足而望者,间或有见识非凡之辈,抚掌而叹:“可瞧仔细了,那是秦王殿下!”
  秦王回京,方入宫城,消息已然不胫而走,各家闻之,反应不一。
  安府,如今已是白身,赋闲在家养老的安重诲闻之,脸色数变,而后谓左右曰:“秦王回京,未归王府,而直入皇宫,足见其雷厉之色,较之以往更甚!”
  左右疑惑问:“此之何如?府君何以满面忧色?”
  安重诲喟然摇头道:“秦王视我为敌寇,恨之久矣,李守敬之事,又使老夫画地为牢,本以为秦王回京尚需时日,老夫还可在洛阳逗留数日,竟不料他这般迅捷。秦王归来,老夫授人以把柄,岂能无恙,你等且速收拾行装,我等明日便离开洛阳。”
  左右闻言大惊,连忙退下去做准备,相互小声道:“秦王方归,怪罪府君之意未表分毫,而府君避之如虎狼,惶惶然何异于丧家之犬,可悲,可叹也!”
  尚书省,任圜正埋案处理文牍,闻听秦王归来,大喜不禁,对因公务前来的冯道说道:“秦王东行,一灭骄兵悍将,二动藩镇大权,三理劝课农桑,四助地方兴盛,数月之间,我闻滑、濮二州已然改头换面,今非昔比。此三者,皆紧要国事。大唐欲强,需得举国之州皆如滑、濮,你我正为此事烦忧,如今秦王归来,正好前去讨教。”
  “任公何其急也!”冯道嘿然而笑,“秦王乃任公之婿,如今方归,未曾安歇,任公便要去叨扰,竟是分毫不恤秦王辛劳?秦王在滑、濮等州数月,成绩固是斐然,本身岂能不深感疲惫?而今秦王归来,未曾卧榻而眠,任公便欲以公事相扰,我若是任公,断不会如此不近人情!”
  任圜知道冯道这是在打趣他,不过话却很实在,任圜闻之回神,竟然沉默下来,半晌不曾说话,末了,目视冯道认真道:“人之常情,苛责圣贤,而宽宥不肖。圣贤稍有差错,动辄为万民唾骂,不肖稍为善举,而邻舍交相称赞。眼下,秦王贤能,为国事在外奔波数月,历经凶险,遍饮风霜,一朝回京,我等不思体恤其辛劳,反而所求更甚,此岂不为大谬?殊不知,圣贤亦是凡人,亦会思虑不周,亦会感到疲倦,亦会犯痴出错,而世人愚陋,竟不予贤才少许喘息之机。”
  “此言大善!”冯道不吝赞叹,击节罢了,面色怪异,“任公此言,意在嘲讽我等愚陋?”
  这是打趣之言,任圜听了,却正色道:“非为嘲讽你我,实为大唐庆幸,为天下庆幸!”
  冯道稍怔,随即了然,叹曰:“庄宗一朝,朝政昏暗,官吏枉法,致使民生凋敝,国风喑哑,而今陛下继位,有意行仁政、正吏治、兴百业,恢复盛唐雄风,秦王虽年轻,智勇双全,心智坚韧,锐意进取,不避艰难,此确为大唐之幸,天下之幸!”
  任圜肃然颔首,随即笑道:“冯公有王佐之才,如今朝政清明,此正冯公大展宏图之际,满腹诗书,一身才能,可莫要埋没了。”
  冯道连忙谦虚一二,又道:“任公大才,兴邦还得任公施展修为!”
  “哈哈……”
  故时,长安为京都,城中一百零八坊,曾有百万人,盛极天下,后洛阳为东都,亦是繁华日盛。虽说当朝长安兴盛在前、洛阳在后,实则洛阳早就是京都,论时期,反倒早了长安许多,传说夏朝便是建都于此——当然不是同一座城。
  洛阳既有此底蕴,城池历经修缮,气势自是非凡。而今之洛阳城,为前隋宇文凯手笔,乃隋炀帝杨广下令修建,曾有意迁都于此。其城南对伊阙,北依邙山,东逾瀍河,洛水横贯其间,分外城缄、宫城、皇城、东城、含嘉仓城、圆壁城和曜仪堀,规模宏大,布局有序,不让长安。
  有一青年士子,生得面丑身短,却一身青袍,手持折扇,满脸悠然,举手投足间故作潇洒,在街上四处闲逛,不时左顾右看。无论是皑皑白雪,还是街巷店铺,亦或是小孩嬉戏,都让他兴致勃勃,不时驻足观看,嘴角始终含笑。
  此人若非神经病,便是闲到了一种境界。
  行至宫城外,正好撞见秦王骑队。青年士子仅是看了一眼,便惊喜莫名,差些当街跪拜。
  秦王骑队虽是轻装简行,然则亲王仪仗、标识俱在,皇家出行,威严无处不在,礼仪无时不有,再如何简单,也不是寻常人家能够想象的。
  “秦王啊秦王,殿下啊殿下,秦王殿下,可算归来,可算归来!为守君归,仆望之久矣!”桑维翰脸上神情说不清道不明,如百花盛开,又似五味翻腾,“殿下如若此时还不归来,往后天下事了,何来我桑维翰用武之地!”
  秦王骑队已消失在宫门,雪地里自然无烟尘,使人无法望尘思人,桑维翰收拾心绪,迈开步子行向秦王府,心道:“秦王既已归,我当去王府等候,以免秦王传唤,久不见我,心有不耐,平生恶意。君不识我,首度会面,需得倍加谨慎,多作准备!”
  别看桑维翰这些时日净在街上闲逛,实则为等候秦王传唤,他私下已做了许久准备。他打听过秦王为人,知晓秦王用人不拘一格,但唯才是用,可谓有几分本事给几碗饭,眼睛里揉不得沙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