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_分卷阅读_185

  他忍不住拿起来摩挲,心里想起了符金盏。这腰饰有些旧了,洗过多次,上面的一针一线仍旧歪歪斜斜。郭绍用手指摸着上面的针脚,仿佛看到了符金盏一个人偷偷刺绣的场面。
  他提起笔写了一些东西,把此时的心情描述一番。郭绍没有古人那么婉约含蓄,他有什么感受会说出来,而不是藏着装深沉。
  “我能想到你读到这里的样子,会抿一抿嘴唇暗道:能给你绣就不错了,还嫌弃手艺不好,我也没嫌你字写得不好。但你接着应该会用手轻轻抚一下耳际的发梢,那是你经常做的动作,也许脸颊还会露出一丝红晕。你的这另一面模样,也许只有我才有幸看到……”
  “攻蜀之战马上就要开始,此战事关重要,为了能稳定大周局面,我不想让你失望。”
  郭绍胡乱写了密密麻麻的一张蝇头小楷。寻思一番,这封信根本送不出去,如果派人送到宫廷,似乎不太安稳,万一被别人看到了是没事自找麻烦。当下只好收了起来,变成一封无法送出去的自娱自乐的文字。
  ……
  成都府,战争的讯息再次传来。兴州、青泥岭等处再度急报遭到周军大举进攻;东面夔州急报,荆南国投降,周朝大军已经进占江陵。
  这次不像是吓唬人,两路一起来,动静那么大。
  孟昶被一吓,在花丛中流连忘返的雅兴再次被打搅,急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朝堂上一如既往,众臣一呆在一起就开始吵。
  有大臣质问王昭远:“去年底王副使不是说,郭铁匠胸无大志?现在两路大举入寇,所图十分明显,你怎么说?”
  王昭远道:“你什么意思,又要劝陛下放弃尊号?周军已经动兵了,现在放弃尊号也没用!”
  “休得胡扯什么尊号,老夫现在是问你,你号称周军已被拒之国门之外、高枕无忧是何意?”那大臣咄咄逼人。
  宰相李昊见王昭远脸色尴尬,只觉得出了一口恶气,但李昊不敢对王昭远落井下石、帮着指责他,不然一会儿又要扯到李昊家中富可敌国养了无数歌妓、还写过降表那茬上。
  王昭远红着脸道:“轻举妄动对我大蜀用兵,就是胸有大志了吗!周廷是被逼无奈,小皇帝母子靠一个郭铁匠没法稳住局面、威望不足,所以急需大功震慑四方,否则就是坐以待毙,这才狗急跳墙孤注一掷动兵戈……出兵就能拿我大蜀怎样?咱们且看着,周军劳师动众无功而返,怎么收场!去年的青泥岭之战就是例子,他们连一个青泥岭都没法突破,能攻下北路剑门、东路三峡这等天险?
  周朝此战后必内乱,陛下宜整军备战,在恰当时机出川。”
  大将李廷珪说道:“得先守住两面要地再说,王副使既然口若悬河,且在陛下面前拿出一个方略,该如何防守?北路和东路重点守何处?”
  王昭远踱了两步,若有沉思在胸,一时不言。
  李昊说道:“周军东路是殿前都点检郭绍亲率大军,殿前司一向是周军最精锐的人马。臣以为我国兵战力不如周军,宜以数倍的人数优势才能弥补弱势;应集中主力在东面,先死守三峡、夔州,再聚重兵于东川阻挡东路军。而北路周军是偏师,主要是镇兵,即便突破了巴山、孤军深入到绵州,我国也可以禁军就近驰援。”
  王昭远冷笑道:“李丞相说得好,不在巴山剑门险地设兵严防,却要放周军到西川平原上野战?”
  李昊道:“王副使若有高见,说来听听。”
  王昭远似乎想出了办法,此时已十分从容,淡定道:“八个字可破周朝军队。”
  孟昶好奇心被诱起,急问:“哪八字?”
  “处处防守,出奇制胜。”王昭远长身拜道,“援军分两路,分别倚靠地势层层防守,将周军拒之国门之外!东川何须重兵?高彦俦不是在夔州,陛下再发一支人马增援,有长江三峡天险和夔州坚城,拒敌足也。蜀地在防守时就靠地利,应该分兵在各处险要节节抵抗,呆周军水土不服兵马疲敝,再出兵一举将其击溃!”
  孟昶沉吟片刻,觉得李昊的说法很不靠谱,居然要削弱北路、敞开离成都最近的绵州(绵阳)……绵州一失,成都直接被兵临城下;相比之下,东川还隔得更远,沿路还有许多重镇。孟昶实在没看出李昊之策的高明之处,他便说道:“朕以为王副使的计策更稳靠,应依靠地利在险地防守。但我军不能轻举妄动,拿要地当儿戏冒险。”
  王昭远拜道:“陛下,守城也有抓住机会出城袭扰的做法,一味死守也非上策。时不时灭掉敌军一股人马,消弱其实力,等防守时就更轻松;攻守互为长短也。”
  李昊急劝道:“陛下万勿听信王副使偏言!山河再险,也要用兵才能一战,分兵乃大忌;何况节节抵抗,不断战败会影响全军士气,得不偿失。”
  孟昶一时间拿不到注意,没一会儿朝堂上又吵了起来。
  第三百四十六章 争宠与争霸
  后宫里,花蕊夫人正等着孟昶从朝堂上回来,她早早地就仔细地收拾打扮。
  这里布置得非常漂亮,帷幔和丝织装饰使用了大量的蜀锦,蜀国锦缎以艳色闻名,宫殿里看起来五彩缤纷,如同身处春光明媚中一般明镜鲜丽。帷幔轻轻摇曳,外面透进来的春风又带来了百花的清香。一派富贵、美艳的景象。
  花蕊夫人拿起一只颜色的翠玉镯子,对着窗户一看,只见那色泽晶莹、翠绿如滴,仿佛把初春的颜色都尽收其中。有道是黄金有价玉无价,这镯子价值不菲,是皇帝送她的好东西。
  但花蕊夫人还是轻轻放下了,换了一对黄金镯子。相比玉器,她更喜欢黄金和宝石……玉器太脆了。
  其实和给她修建的宫殿、封的地位、赏赐的良田比起来,一点黄金首饰已经算不得贵重了。但花蕊夫人的爱好仍旧没有改变,对广厦良田感觉不大、却特别执着于黄金首饰。以前她做歌妓的时候,居无定所,只有随身戴在身上的首饰才能跟着她,所以最喜欢那些东西。
  在这种独处的时候,很多回忆总是会意外地浮上心头。在教坊学到的东西是她一生印象最深的,教头说,“男人为什么要为你们一掷千金?你们得拿身价,不然身价低贱的只有到窑子里当姐儿了,辛苦还没多少钱。姿色、名气、歌舞琴瑟都能加价,你们一定得懂什么是贵什么是贱……”
  一直以来,她最有价值便是自己的身体,于是也喜欢用各种贵重的衣服饰物来衬托身体的价值。
  花蕊夫人拿起一根黄金镶嵌宝石的腰链装饰在自己的柔软的蛮腰上,低头一看,果然那白皙光洁的肌肤被衬托得愈发精致贵气。肚脐上也有一个小孔,她在亮闪闪的木盒里挑了一番,找出来一颗金镶红色宝石的小饰物,拿在指尖上瞧了一番,觉得颜色不配,当下又换了一颗绿色的,顿时满意了。
  她在铜镜前呆了一个时辰,这才打扮好自己。一时间只见镜中的人精致、色彩鲜艳,看上去和普通的妇人形象已经贵贱分明。
  又等了许久,孟昶终于在前呼后拥中走了回来,花蕊夫人在旁边屈膝迎接。只见他一屁股坐在御塌上,长吁一口气,似乎很累的样子。宫女端茶上来,花蕊夫人伸出玉手道:“我来,你们下去罢。”
  “是。”众人纷纷退下。
  花蕊夫人那涂着浅红花纹的手指和白净的手颜色搭配得恰到好处,这双手端着玉白的茶杯、水光中沉淀着翠绿的茶叶,一时间把这杯茶表现得十分美妙。果然孟昶忍不住想喝,接了过去。
  花蕊夫人放开茶杯,又伸手轻轻揉着孟昶的太阳穴,柔声道:“陛下为国事操劳,辛苦了。”
  孟昶立刻充满了大丈夫的气概:“朕的天下,当然要操劳。”
  说罢挺起了胸膛,只是说话的中气还是很虚。
  花蕊夫人看了他一眼,孟昶额头饱满,五官端正,皮肤白,脸长得其实还不错;但花蕊夫人知道他衣服下面的身体其实已经很糟糕了,因为长期沉迷酒色五腑内脏都很虚弱,身上堆积的赘肉非常多,身上的皮肤也很松弛;熟悉他的人就知道他还有很多小疾病……花蕊夫人当然不计较这些的,孟昶有权有钱这才是关键。但如果男人也要像歌妓一样被人挑挑拣拣的话,花蕊夫人不会喜欢这种穿着衣服乍看长得不错、里面太差的男人。
  她对人的挑选观念也是揣摩男子的心思形成的。就像男子挑歌妓,也不会只看脸,而会看各种实实在在的地方,皮肤、胸、腰、腿等等各种具体的东西,男人没那么多似是而非的直觉……这也是花蕊夫人平时不会上太多妆的缘故,因为那种花得起钱的男子都不在乎抹在脸上的东西,抹了用处不大。
  花蕊夫人收住那些没用的心神,注意观察了一下孟昶的神色,便轻声问道:“臣妾听说周朝大军进攻我国,朝堂上商议出对策了吗?”
  孟昶已不像早晨那么惊慌,淡定地说道:“朕已经部署妥当了,从布防方略到用人都办妥,爱妃不必忧虑。”
  花蕊夫人问道:“怎么安排的?”
  孟昶道:“无非就是北路、东路,剑州和夔州两个地方。北路去年就派了韩保正去,东路朕让王昭远去做监军,督促守军采用朝廷的大略。蜀国有天险,定能将周军拒之国门之外。”
  花蕊夫人沉吟道:“陛下还是不要掉以轻心,周朝既然敢大举用兵,他们肯定也有一些把握才对。”
  “哈哈。”孟昶笑道,“郭铁匠是被逼无奈,刚才朝臣都认为不是他愿意来。周朝人穷志短又穷兵黩武,现在内部很不稳靠,需要霸占地方劫掠战果来维持。周廷不愿意坐以待毙,自然就逼郭铁匠来了;因为郭铁匠和符家联姻得到信任,兵权在他手里,他不来叫谁来能放心?”
  花蕊夫人回忆对郭绍的了解,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出身穷困之地、目不识丁的络腮大汉,寻思一番点头道:“朝臣们这么一说,确实有点道理。那郭绍已经坐到了高位享受荣华富贵,不像是胸有大志的人……”
  孟昶叹道:“只怪那南唐国太服软,不仅称臣送地送钱,连国主都听周朝的;否则周朝这次被逼急了,大可以打南唐国,咱们就好过多了……爱妃是不是也认为朕以前该放弃尊位,以避锋芒?”
  花蕊夫人摇摇头:“陛下本来就不该放弃尊位。”
  孟昶道:“你不是为了怕忤逆我,才这样说?”
  花蕊夫人沉默稍许,轻轻唤了一声“陛下”,然后说道:“后宫嫔妃争宠,常常犯一个错误,总想让陛下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成为最后的优胜者;可是这样的人也往往都无法得偿所愿。女子有各种各样的,其实只要能得陛下喜欢,不用一定和别人分出胜负的。”
  孟昶脸上有点迷惑,没搞明白花蕊夫人怎么突然扯到后宫争宠上去了。
  花蕊夫人瞧了他一眼:“可要是好几个男子都喜欢一个女人,那就得分出个胜负了,只有一个人能抱得美人归。无论他再好,只要比别人稍微差一点就会被排除。是这样的么?”
  孟昶便顺着她的话题点头道:“是这样,除非那女子失德,同时要和几个人私通。”
  花蕊夫人便道:“女子之间的争宠戏法好办,可大丈夫之间的争霸就残酷多了,参与者只有唯一一个最终获胜者。如楚汉之争,西楚霸王也算人杰,但汉高祖略胜一筹;三国乱世,各国也各有所长,却也不能一直共存。”她看着孟昶好言劝道,“陛下确应抓紧准备,有时机了便全力定鼎中原。”
  孟昶听得微微点头,却不言语。
  花蕊夫人不能再继续说了,她情知再说就刺耳了……逆耳忠言应该那些忠诚直言,她又不是大臣,没必要去忤逆皇帝惹他不高兴。
  反正在她看来,虽然现在自己贵为贵妃,却和当年做歌妓漂泊的心情本质上没有改变;只是暂时生活得好些。还有不同的是,以前需要讨好许许多多观赏歌舞的男子,而现在只要让一个男子高兴。
  蜀国虽然四面环山便于防守,但在中原混乱时不去争取,也只能坐以待毙。毕竟优胜者最终只有一个……而且那一天应该不会太久,唐末到现在已经混战了百年,没道理再混乱长达几十年。
  “臣妾一介妇人,读了点书也是为了能和陛下说得上话、不让自己言谈太没见识。”花蕊夫人含蓄地劝道,“臣妾都能看明白的道理,陛下一定早就明白的。”
  孟昶一本正经道:“言之有理。满朝文武都叫朕守蜀国,只有王昭远常说要出蜀争天下。朕看中的就是他这一处。”
  花蕊夫人问道:“眼高手低的人多了去,陛下对王昭远了解得如何?他不是那种志大才疏得人吧?”
  孟昶有些犹豫,沉吟道:“王昭远有卧龙之称,于朕、就像诸葛孔明之于刘备……大概、应该有些本事。
  现在中原在郭荣(柴荣)驾崩后,看样子又要乱。只待他们这回劳师动众无功而返,就要从内部崩坏。朕现在就该励精图治,准备出川争霸天下了!”
  孟昶说得兴起,一本正经道:“照王昭远的大略,此战之后,我国应从两路反攻。一路收复秦、凤以为进入关中的准备;一路顺江而下占据荆州,作为出川的前堡……今辽国内乱、北汉南唐国衰弱龟缩,中原一崩坏,正是大蜀逐鹿中原的大好良机……”
  花蕊夫人作出饶有兴致的样子,耐心地听他的谋划。但心里难免想起去年底孟昶要励精图治的事,结果周军一撤、压力稍缓,孟昶就继续游历花丛。他真的要争霸?
  不管怎样,现在周军给予了压力,孟昶这样用心军政、看来能度过这一关……以后的事,她也担心不过来。
  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卧龙
  成都的城楼上,王昭远左手拿王命,右手拿铁如意,挥洒之间指挥自如,不断下达各种军令。翘首迎风踌躇满志地看着大批援军陆续出城,向东面大路开拔。
  城墙内外,围观的乡亲百姓非常之多。周朝大军攻蜀的消息已经逐渐在成都扩散,百姓们同样非常关心蜀军的胜败,都纷纷涌上街头打听……蜀国国君和禁军大部分人,都不是四川人,后唐时期从北方南迁的。但是他们入蜀已经几十年,川人已经习惯了其统治。
  蜀国政权也不是特别仁厚,同样盘剥百姓,干过一些叫人们怨声载道的事,比如铜钱不够时征用百姓的铁器拿来铸钱、大量收集民间女子充后宫等等。不过总体上他们干得并不太过分,最重要的是保证了长期的太平安稳……所以蜀人大多都还是希望孟昶的军队打赢。
  王昭远带着乡亲们殷切的希望,准备大干一场好衣锦还乡。
  当然最挂念战争的还是大臣们,一个个在蜀国既有良田家产又有官位,身家财产都靠蜀军保护。来送别的官员非常之多,一个个都眼巴巴地看着王昭远。
  王昭远挥了挥铁如意,在前面从容地说道:“诸公勿虑也!东路无非就是三峡与夔州,本官必保国门万无一失。”
  一个官儿问道:“王副使所言非虚?”
  “哈哈……”王昭远大笑道,“张相公,你也未免太看不起我卧龙了。凭险地而守国门,这等容易的事我都做不到,如何敢称卧龙?”
  王昭远在闹哄哄之中宽慰了众人一番。很多人仍然很不看好他,但这并不要紧,他只待立下大功回来又可以借题发挥嚣张一阵。
  就在这时,只见城下一个长袍幞头的老头摇头叹息,王昭远眼尖,认出是李昊。王昭远见状,正从容自得的心情有点添堵。
  离开城楼后,一个下属官儿上前来悄悄说道:“李昊刚才拿主公和赵季札比。”
  王昭远顿时大怒!赵季札何许人也,当年秦、凤之战,此人自告奋勇毛遂自荐主持秦凤成阶四州兵权,先在成都自吹一番;结果周军一到吓得屁滚脲流,匆匆逃回了成都。皇帝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一问三不知……这等毫无见识才能的草包,王昭远最鄙视的人,李昊居然拿他和自己相提并论!
  “主公息怒,现在咱们不比与他计较,先设法保障东路才是最要紧的事。”幕僚劝道。
  王昭远出征在即,确实没工夫和李昊计较。当下把一口恶气吞下去,强自冷静下来,从容道:“北面、东面各派一个使者密行出川,带我的书信联络北汉、南唐,一起对付周朝,先从大局上争取优势。”
  幕僚道:“二李(李重进、李继勋)反叛时,北汉也不敢出兵,恐怕不太容易;南唐国已经堆周朝战战兢兢,可能没有胆子。”
  王昭远道:“我知道,但试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万一不行就算了。举荐两个口舌麻利的说客去……如果蜀国有险,长江上游就落入周朝之手;南唐全靠长江,他们没有愿意见蜀地被中原占据的道理。北汉是周朝宿敌世仇,也有争取的可能。”
  幕僚听罢拜服:“主公言之有理。”
  又有下属急忙附和道:“王副使胸有大略,有勇有谋,李昊此子竟然以赵季札来污蔑,用心歹毒。”
  王昭远冷哼道:“我早有定策,东路必稳如泰山!”
  ……
  长江江面上,郭绍站在一艘楼船船头,正看着宽阔的江面。此时船队已经到达、罗彦环部也接手了荆南防务,攻蜀大军水陆并进,已经向西开拔。四下里依然是一片平原,江水在这边宽阔,水流平缓、借着东风张帆,舰队航行十分顺利。
  “卧龙先生?”郭绍有些诧异地转头看着京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