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变天_分卷阅读_128
“王爷放心好了,当然,王爷也可以趁着现在没有放榜,请他们聚一聚,打听一下,看看他们是胸有成竹还是愁容满面。”
“你说的没错,是该请他们聚聚。”齐文宇笑起来:“他们若真能中了进士,以后就有的忙了。”
齐文宇约了杜海等人一起去酒楼喝酒,与此同时,赵启却是和李正一起去了国子监。
如今的国子监祭酒,正是李正的二子李哲,不过李正对这次的春闱非常看重却不仅是这个原因。
其实,李正也知道,如今明德帝多少已经对他们有些不满了,但他除了自己,也要为自己的子女,自己的家族,还有那些依附于他的人想想,自然不能轻易做了决定。
“老二,这次春闱,国子监的举人表现的如何?”见到自己的二儿子,李正问道。
“父亲,虽然这次陛下出的试题有些偏了,但国子监的举人都是学富五车的,因此有很多人考的很好。”李哲开口,国子监的举人一直都表现的非常好,他对他们也是满怀信心的,至于齐文宇拉拢的那些其他地方的学子……如今全国上下除了国子监就没有其他好点的书院了,那些人又哪里考得过国子监的学子?要不然那些去了外地做官的人,又怎么会一直将自己的子女留在京城?
“你有把握就好,如今朝堂上有不少空缺,陛下这次会取的人数恐怕非常之多,若是国子监的举人表现的好,我也就能放心了。”李正开口,国子监的举人,很多都跟他有关系,朝堂上这样的人多了以后,他就算退下去了,李家也还能稳稳的。
除此之外,这次的科举怎么录取,也是能看明白明德帝的打算的……
“父亲尽管放心!”李哲开口,同时有些得意地看了赵启一眼。李正有好几个儿子,而在这几个儿子里面,他已经算是混的好的了,偏偏,赵启这个女婿,竟然比他们所有人混的都要好……
对于李哲的得意,赵启只当没看见,跟着李正回去的时候,他犹豫再三,还是把赵平英的事情说了。
让赵平英去跟齐文宇接触的事情,是他做的决定,偏偏结果跟他们的打算相差许多……他说的时候,还真有些担心李正会训斥自己。
赵平英性子活泼,又聪明伶俐,因此虽然是外孙女,李正也是非常喜欢的,但是他对赵启让赵平英去做这样的事情,倒也并无不满,毕竟赵平英身为女子,将来就该是去联姻的,而齐文宇,他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对象。
不过,现在竟然失败了……
“福王会不会早就知道平英的身份了?”李正问道。
“应该不会吧?平英只是在宫宴上远远地见过福王……”赵启有些不确定地开口。
“福王不认识平英,但福王身边的人不见得不认识。平英第一次见福王,福王身边的太监拦住了她,第二次,福王又这么不客气……”李正迟疑着开口,第一次还好,毕竟仓促,齐文宇没理会赵平英还算正常,但是第二次……
一个女子前去道谢,还不小心被人撞了一下摔了一跤,在这样的情况下,哪个男人会骂女人为“灾星”?
他跟齐文宇也是有过接触的,自然知道齐文宇的性子很不错,以往他连下人都很少训斥,现在却莫名其妙地说一个女子是灾星,这也太过了一些。
赵启本来只觉得计划失败自己的女儿又受了委屈因此有些不好受,现在听到李正这么一说,脸色倒是难看起来——齐文宇这么说他的女儿,难道里面真的有别的原因?
若是齐文宇早就知道自己的女儿身份,那么他这么做,会不会就是骆寻瑶说了什么?
“这也只是猜测罢了,就不知道福王这样的表现,是不是有人授意或者知道了什么的了。”齐文宇送年货给外地赶来的举人,一向不结交朝臣的他还跟那些举人关系友好……若说没人授意,李正可不相信。
有人授意?能授意福王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的,也就只有那个坐在最高处的人了……赵启脸色一变,如果齐文宇做这一切都是明德帝授意的,那代表了什么?
李正叹了口气:“我们再看看吧,要不了多久,就是放榜的日子了。”他想事情并不如赵启那么简单,骆寻瑶虽然需要注意,但明显明德帝和齐文宇的心思更为重要。
李正暗地里想了多少事情,明德帝并不知晓,虽然很想动一动李正,但他现在却把心力都花了科举的事情上。
前朝虽然有了科举,但是科举不仅被世家大族所包揽,徇私舞弊的事情也非常常见,所以到了齐朝以后,明德帝也就做过几项改革,比如说如今那些举人的卷子都要遮盖了姓名,然后由礼部专门的人员抄录以后再拿给考官,让考官对学子的信息无从知晓。
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作弊,同时,即便是考官,在评出了卷子优劣以后,往往也不知道自己看好的人是谁。
第一个知道这些中了进士的人是谁的人,其实是明德帝。
前朝每次科举,分很多科目,分开考试,而齐朝却简化了许多,同时,所有人也更看重进士科,明德帝最关注的也自然是这个,同时,前朝科举往往只录取二三十人,但是齐朝录取的人数却多了许多,而今年,明德帝打算录取的人数,更是比往年还要多上将近一倍,最后竟录取了百多人。
“这几份卷子都不错,是该定位前几名,若是没有意外,殿试之中的前三甲,就该从这四个人里面出来了。”明德帝看着手上已经定了排名的的卷子,赞赏地开口。他本来还担心因为要录取的人多的缘故,最后可能会连不怎么出众的人也录取了,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次竟然有不少学子都非常出色,有几份卷子,更是让他看得爱不释手。
“臣也这么觉得。”林卓开口,他也是这次春闱的考官之一,之前一直被关在贡院里批阅试卷,已经关了好几天,现在倒是有些胡子拉碴的。
但即便如此,完成了这么一件事,他的精神却非常亢奋。
“爱卿,那你觉得,哪张最为出色?”
“陛下,臣觉得,这几张不相上下。”林卓开口,这四张卷子确实不相上下,正要分出个好坏来,就要看阅卷的人的喜好了。
“你说的没错,不过,我倒是最喜欢这个人,有锐气敢说话,但也有分寸。”明德帝指着其中一张开口,然后又拿出了另外两张:“还有这两个也不错,书写的人都非常沉稳,最后那张,就显得有些过于注重卖弄学识了。”
“陛下所言甚是。”林卓立刻就道。
明德帝当即笑了起来:“那就看看这几个人是谁吧。”
一张张的卷子上用以糊名的封条都被取了下来,明德帝的目光立刻就落到了那让自己非常在意的四张卷子上,然后却忍不住“咦”了一声。
这四张卷子,有两张是在京城颇有名气的两个举人写的,那两人一直在国子监读书,明德帝也早有耳闻,而另外两张的主人,对明德帝来说竟然也并不陌生。
杜海、梁经纶……这两个人,不就是齐文宇提过的那两个人吗?梁经纶是被他夸沉稳的两个人之一,而杜海,却正是他刚才最为欣赏的那人!
随着明德帝的那一声轻“咦”,林卓也注意到了那几个名字,眼中闪过了一丝惊异,之前齐文宇提到这两个人的时候他也在场,本来他以为齐文宇那么说只是夸一下自己认识的人了,却没想到这两人竟然真的这么出色!
不过,这还真的有些凑巧了,若不是他知道齐文宇完全没接触春闱的事情,说不定他会心存疑虑也说不定。
但是,就算他不心存疑虑,别人呢?别人会不会有所怀疑?
林卓这么想,明德帝当然也是这么想的,他翻着剩下的卷子,在里面找到了不少籍贯不在京城的学子。
虽然之前的几次科举,外地举人中举的人数一直有所增加,但如今这次,却称得上是前所未有的多了,竟然从之前的三成变成了五成。
举人们对科举全都非常在意,国子监对齐朝来说又非常重要,里面的举人还都是名门之后,若是以往,明德帝说不定会仔细看看卷子,把国子监的学子排在前面以避免京城的考生有所不满,然后让这一切慢慢改变,但是这次,明德帝却并没有这么做。
“你去放榜吧,会元,就定这个杜海吧,梁经纶定为第三。”明德帝想了想,开口。
“是,陛下。”林卓开口。
礼部放榜的日子,早就有很多人等在了门口,就为了知道自己能不能榜上有名,除此之外,京城的大户人家也专门派了人蹲守,这些人里,有想要提前找找能拉拢的人的,也有想要帮女儿相看合适的女婿的,各种各样的什么都有。
就连齐文宇,都派了一个人来,就为了知道骆寻瑶说的准不准。
终于,礼部官员来了……
本次会试的会元,是杜海!
本次会试,国子监中进士的人数,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少!
本次会试,被福王夸奖过的人,竟然全都榜上有名!
其实,骆寻瑶也是不可能记住所有中了进士的人,让她有印象有记忆的人,多半都是像杜海这样有所作为的,因此她让齐文宇去结交的人不过九个,人数并不多,但这九个人全都榜上有名,却也足以惊人了。
更何况,杜海还成了会元,梁经纶也进了前三!
“福王真是好眼光!”有人赞赏起来。
“什么好眼光?谁知道里面是不是又问题?”又有人冷笑道。
这次科举,上榜的人虽然很多,但落榜的显然更多,特别是国子监的学生,更是不相信这样的结果,渐渐地,一些猜测也就出来了。
一时间,满城哗然。
☆、第124章
虽然来京城之前,杜海为了宽慰家人,也曾夸口说说自己要在得了解元之后再得个会元,可事实上,他根本就没底,甚至就连自己能不能考上都不确定,还是后来齐文宇的肯定,才让他有了信心,以至于考试之时,表现的非常之好。
但科举就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他表现的再好,也不敢夸口什么,因此,等到了放榜之日,他丝毫不敢怠慢,反而早早地到了礼部贡院门口。
今天这个日子实在太过重要,正因为这样,就算杜海旁边就挤着几个以往跟他有过冲突的国子监的学生,他也毫不在意,双方相视一眼以后,就同样心焦地等着放榜了。
以往每次科举,所取的进士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七八十人,不过这次科举,却录取了一百三十一人,这些考生的籍贯加上姓名,将那榜单写的密密麻麻的,而榜单一出来,杜海就下意识地看向了最高处,结果,他竟然真的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杜兄,恭喜!”很多对自己没信心的学子都会从下往上看,祝讷却不同,他最先看的就是最上面,却没想到竟然看到了好友的名字,当下对着身边的好友道了喜。
杜海还有些呆愣,但祝讷这一说,他倒是很快冷静了过来,顺势一扫,也扫到了下面祝讷的名字,当下开口:“祝兄,同喜同喜。”
他们两个,可谓是喜形于色,当下高兴地往下看了下去,而很快,他们就又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这些名字,有跟他们一样外地来的举人,也有曾经跟他们对立过的国子监的举人。
一开始,所有人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却慢慢地开始变了,因为,这次录取的籍贯不是京城或者京城周围的举人,实在是太多了一些。
有人粗略一数,一百三十一人里面,京城或京城左近,出生国子监的竟然只有六十五人,而其他地方赶来的学子,竟然有六十六人。
看到这情况,杜海和自己身边的几个好友都非常高兴,但是那些国子监的举人,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一开始,那些人只是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有一些落榜的举人的情绪开始不稳了起来,这些人,并不单单是国子监的举人,甚至还包括各地赶来参加科举,但是又落榜了的举人,其中还有一些人,甚至当众嚎哭了起来。
京城的举人,如今差不多全都聚在了榜单前面,推推嚷嚷的,与此同时,也有人抄起了榜单,往后传去。
而在不远处,则停着很多马车,那些马车有这些举人的,也有京城的大户人家的,李正就坐在其中一辆马车里,而在他的身边,国子监祭酒李哲脸色难看,眼里还冒着怒火。
“这就是你说的考得好?”李正淡淡地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
“爹,我已经问过那些学生了,他们都考的不错,现在这个样子,肯定有问题!”李哲不忿地开口:“爹,另外那些人也就罢了,杜海和梁经纶两个人竟然排位如此之前……我就不信里面没问题!”
“这应该是陛下的意思。”李正淡淡地开口,虽然阅卷的不是陛下,但至少会元是陛下定的。
他之前一直等着科举,也是想看看明德帝的态度,若是明德帝并不想对他们下重手,还打算安抚他们,科举之时,肯定就会像之前一样,对国子监的学子多有偏爱,但现在……如今明德帝如此厚待杜海等人,看来是摆明了要打压他们了!
他可以辞官,反正他的岁数已经不小了,但是围绕在他身边的其他人会愿意辞官吗?皇帝忌惮的,从来就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他们所有人。
而且,在明德帝已经开始打压他们的情况下,他们就算避让,又能避让到哪里去?总不能所有人都辞官吧?真要那么做了,那么跟被明德帝打压又有什么区别?
很多时候,有些事情就是身不由己的,李正当初也曾经觉得前朝的那些世家大族实在太傻,但真的走到了这一步,才发现很多时候根本就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当初骆国公倒霉的时候,他也顺手推了一把,现在却轮到他了。
其实骆国公当年并无外心,但就是因为他在朝堂上一呼百诺,最终惹来了忌惮,要不是他当机立断跟所有人都疏远了,家里又只有一个孙女儿,最后不见得能善终。
但是,骆国公只有一个孙女儿,他就不一样了,他有儿有女,如今孙子都已经走入了仕途,想跟骆国公一样哪里行得通?
他已经当了几十年的丞相,还得罪了很多人,要是真的倒下了,还是全家一起倒下,那他的那些儿女孙辈,还能有好下场吗?
他不能等着皇帝拿他们开刀,也就只能拼一把了,运气好还能有一线生机,运气不好,也就是被打压罢了——就算他们什么动作也没有,其实也一样会被打压不是吗?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李正想了很多,李哲却根本不懂:“爹,什么陛下的意思?我看,现在一定是试题泄露了,或者考官徇私舞弊!不然国子监的学子,中举的人哪会如此之少?”他是国子监祭酒,对国子监的感情自然也非常之深,因此,他完全不信国子监的学子这次竟然会表现的如此之差。
听到李哲的话,李正眉头一皱,他虽然觉得让杜海当上会元是明德帝的意思,但现在国子监的举人竟然只占了半数……
要知道,虽然会元由明德帝定,但是中进士的人,却是阅卷的官员定的,如今阅卷之事非常严格,这次负责科举的,更是一些为人正直的老顽固,基本没有徇私舞弊的可能,既然如此,里面会不会真的有点问题?
当然,也有可能其实并无问题,但只要大部分人都觉得里面有问题就行了!
李正有些迟疑,然后就看向了外面,却正好看到一个没有中举的老举人终于熬不住晕倒了,当下若有所思。
赵启也在马车里,本来,因为觉得如今李正的心情应该不会很好的缘故,他什么都没说,但是到了现在,却忍不住开口了:“父亲,之前福王曾经说杜海和梁经纶能得前三,他还夸奖了几个人,甚至表示他们一定会中举。”
“哪几个人?”李哲抢先问道。
赵启近来对福王的事情非常上心,那纸条也是一直随身带着的,当下拿了出来:“就是这张纸条上的人,这几人,也是跟福王关系最好的,去年的时候,福王就跟他们多有接触。”
那张纸条上不过十来个名字,杜海和梁经纶就排在最前面,李哲拿过以后,立刻就找来了让自己的属下抄录的榜单对照起来,这一对照,却发现所有被福王夸过的人,竟然全都榜上有名!
“爹,说不定是福王泄露了试题!”李哲立刻就道,虽说在一百多个中了进士的学子里面,十来个人并不够看,但这十个人考的却都不差,还有两个进了前三……
“你们两个,把当初福王在酒楼里跟杜海梁经纶等人说的话的传出去。”李正开口,都已经到了这一步了,他不可能真的坐以待毙:“在朝堂上,也要交代了我们的人,做好准备以便到时候随机应变。”